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临床药学人才教育模式与培养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临床药师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现阶段可采用培养药学博士、临床药学硕士和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改善临床药师短缺的状况。长期来看,应在我国的主要医药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药学博士教育体系,建立安全合理用药的人才体系。药学博士的课程应包括生物医学、药学、临床医药学、中医药学和社会管理科学等几方面的内容,教学中应加强临床医药学、药物基因组学、药物经济学和医药信息检索知识的学习,并注重临床药学实践、与人沟通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以使其能适应将来临床药师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以及化疗后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有21例化疗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6.25%;其中感染部位主要是消化系统占42.85%,其次呼吸道、泌尿系统,分别占23.81%、19.05%;共分离出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株占21.73%,革兰阴性菌16株占69.57%,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3.03%,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6.09%;多因素分析显示,BMI高(β=3.085,OR=21.854)、Dukes分期高(β=3.189,OR=24.247)、合并有糖尿病(β=2.671,OR=25.221)是MM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容易导致各种病原菌感染,临床上需要加强患者的风险评估,对于合并有糖尿病、临床症状严重以及肥胖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伊立替康及活性代谢物SN-38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结直肠癌患者血中的伊立替康(CPT-11)及其活性代谢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浓度,并对我院基因型指导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以2μg·mL-110-羟基喜树碱作为内标,先用100μL 10%高氯酸沉淀蛋白,再用50μL 10%高氯酸酸化血浆。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C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对CPT-11和SN-38进行分离;以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钠-乙腈-三乙胺(75∶25∶0.1,v∶v,磷酸调pH 3.0)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80 nm,发射波长550 nm。结果:人血浆中CPT-11和SN-38线性范围均为3~1000 ng·mL-1,定量下限为3 ng·mL-1;准确度分别是98.5%和100.0%;回收率分别是83.8%和84.3%。结论:本方法可靠、简便、快速,可为伊立替康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早期糖尿病小鼠的疗效观察来筛选治疗早期糖尿病中药复方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TZ制作糖尿病模型,按血糖值随机分组,测定各组饮食及饮水量、口服糖耐量(OGTT)、24 h血糖变化、肾指数、血清/肾NO及MDA含量。结果①与DM比较,复方Ⅰ、复方Ⅲ和复方Ⅴ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饮水量,复方Ⅴ能够显著降低饮食量、明显降低肾脏系数;②与DM比较,复方Ⅳ、复方Ⅴ能够显著降低禁食3 h后血糖值,复方Ⅴ能明显降低糖负荷后1,2 h血糖,复方Ⅳ则能显著降低糖负荷后2 h血糖;各复方组在给药7 d后测定24 h血糖,给药8 h内能保持较低的血糖水平;③与DM比较,复方Ⅰ、复方Ⅴ均能明显降低血清/肾NO及MDA含量,复方Ⅱ能显著降低血MDA含量,复方Ⅲ能显著降低肾的NO、MDA含量,复方Ⅳ能够明显降低肾NO、血MDA含量。结论各中药复方均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其中复方Ⅴ较优,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口渴多饮、消渴善饥的病理状况,能够显著降低糖负荷后0 h1、h、2 h血糖,降低血/肾的NO、MDA含量,减轻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和氧化应激增强引起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用单味中药(丹参、附子、黄芪等)或复方在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其他病症(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以及中药与西药联合防治高血压的研究和研究;探讨中药或复方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例初治病人给予ATRA联合As2O3以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后用DA(D:柔红霉素,A:阿糖胞苷)、HA(H:高三尖杉酯碱,A:阿糖胞苷)和中剂量Ara-C(阿糖胞苷)方案巩固化疗,维持治疗方案用ATRA、MTX(甲氨蝶呤)和As2O3依次序贯治疗。结果:16例患者均获CR,其中15例目前仍保持CR状态,持续CR的时间8~46个月,l例因为皮肤浸润复发而死亡。结论:ATRA联合As2O3诱导缓解治疗APL以及维持治疗阶段以ATRA、As2O3、MTX序贯治疗,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不仅能提高CR率,缩短达到CR的时间,并可降低复发率,有助于延长APL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评价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结外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确诊时间、首发症状、发病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生存预后.结果 68例患者出现症状至病理检查确诊时间平均(7.63±1.25)个月.首发症状以胃肠道症状、咽喉和口鼻部症状、局部症状为主.发病部位前3位分别是胃肠道、咽和(或)扁桃体、鼻腔,分别占23.53%(16/68)、20.59%(14/68)、17.65%(12/68).病理分型:免疫分型,B细胞淋巴瘤44例,占64.71%(44/68);T细胞淋巴瘤24例,占35.29%(24/68).临床分期:Ⅰ期20例,占29.41%;Ⅱ期17例,占25.00%;Ⅲ期16例,占23.54%;Ⅳ期15例,占22.06%.6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年后生存率为79.42%(54/68),3年后生存率为51.47%(35/68).结论 临床对疑似结外淋巴瘤的患者应早期诊断,在诊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其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应准确定位、分型、分期以尽早确定合理方案进行治疗,以期提高结外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附子干姜合用丙磺舒、兰索拉唑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型高血压模型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左旋N-硝基精氨酸(L广NNA)模型组(M组)、L—NNA+附子干姜组(FG组)、L-NNA+丙磺舒组(B组)、L—NNA+兰索拉唑组(L组)、L—NNA+附子干姜+丙磺舒组(FG+B组)、L—NNA+兰索拉唑+丙磺舒组(L+B组)、L-NNA+附子干姜+兰索拉唑+丙磺舒组(FG+L+B组)。各组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L—NNA、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L—NNA+丙磺舒360mg/kg、L-NNA+兰索拉唑30mg/kg、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丙磺舒360mg/kg、L—NNA+兰索拉唑组30mg/kg+丙磺舒组360mg/kg,L-NNA+附子干姜水煎液3g/kg+丙磺舒360mg/kg+兰索拉唑30mg/kg。持续灌胃给药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血压,检测血清、心、肝、肾和胃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M组、B组、L组和L+B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P〈0.05,P〈0.05),M组和B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肝、肾、胃中的N0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FG组、FG+B组、FG+B+L组小鼠的血压和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5),其中FG+B组死亡率最低,FG+B+L组其次。结论:FG组、FG+B组、FG+B+L组药物均能升高NOS抑制型高血压小鼠的NO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产生降压、降低组织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中FG+B+L组小鼠更趋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NO抑制型高血压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持续两周灌胃给予左旋N-硝基精氨酸(L-NNA)500mg/(kg·d)的方法建立高血压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附子干姜组、二甲双胍组、附子干姜+二甲双胍组5组,研究附子干姜联合二甲双胍用药对高血压小鼠的降压作用。采用小鼠颈动脉插管手术测量血压,得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检测小鼠血清、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及心、肝、肾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各治疗组小鼠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H组)血压接近正常值。H组小鼠血清NO含量及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明显减少(P0.01),心、肝、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子干姜、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NO抑制型高血压小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起到降压和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附子干姜组和二甲双胍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对模型做一简要回顾评价,为找出合适的临床前评价模型提供帮助。方法检索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与讨论只有对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机制充分掌握,才能建立合适的模型预防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