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居家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选择有PICC带管出院史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PICC维护管理记录,统计CRI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间歇期并发CRI的影响因素,并筛选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240例患者临床资料,间歇期并发CRI23例(9.58%),并发局部感染19例(7.91%),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9例(3.75%),其中同时发生局部感染和CRBSI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2型糖尿病(T2DM)、置管时间、发热、平均PICC维护间隔时间、PICC规范维护情况是发生CRI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8.026,95%CI:3.446~21.574)、合并T2DM(OR=4.873,95%CI:2.554~14.711)、置管时间(OR=3.375,95%CI:1.439~5.911)、维护间隔时间(OR=0.325,95%CI:0.112~0.674)、PICC规范维护(OR=0.502,95%CI:0.387~0.895)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化疗居家患者并发CRI风险较高,高龄、合并T2DM、置管时间长、维护间隔时间长和PICC维护不规范是危险因素,应针对性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CRI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规范维护率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提高PICC规范维护率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金华市4家市级医院120例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置管后均建立PICC维护记录,治疗间歇期携带、完善维护记录,统一问卷调查了解维护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统计分析患者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率和不规范事项,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PICC规范维护的影响因素。 结果 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较低,规范维护率52.50%(63/120),不规范维护包括PICC个案不完善(7.50%)、自我观察和专业检查缺失(15.83%)、敷贴和封管固管方式不正确(10.00%)、PICC定期维护和消毒不及时(25.83%)、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非正常拔管(18.33%),单因素分析,年龄、合并T2DM、置管时间、体温、D-二聚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3.467,95%CI:1.755~6.453)、是否合并T2DM (OR=5.225,95%CI:2.612~10.774)、体温(OR=2.596,95%CI:1.387~5.895)、D-二聚体(OR=7.515,95%CI:2.369~19.454)是独立的影响因素。 结论 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规范维护率较低,高龄、合并T2DM、发热、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PICC不规范维护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干预提高PICC规范维护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