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顽固性高血压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对6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研究,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共选6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符合JNC VI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28例18-84岁。分析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结果:顽固高血压临床误诊率高,药物不合理应用常见,易并发靶器官损害。结论:顽固性高血压病因多样,临床医师对顽固性高血压病人应合理临床思维,不断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心室晚电位(VLP)作为冠心病预测是否可能存在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指标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观察冠心病心室晚电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17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1996年10月~1998年4月我院住院的...  相似文献   
4.
34例充血性心衰病人应用硝普钠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测定益阳地区医院汤迪军南县人民医院张永安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4例充血性心衰病人应用硝普纳治疗前后血清TT_3、TT_4的水平以观察硝普纳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1一般资料34例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  相似文献   
5.
血管扩张剂加大黄灌肠对慢性肾衰肾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益阳市中心医院(413000)文介夫曹建湘刘和平谭星明余习蛟汤迪军付亮珍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非透析治疗方法是低蛋白饮食(LPD)配合肾用氨基酸治疗,但副作用大,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合用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  4 3例早期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2 2 )和对照组 (n =2 1) ,先予以伊贝沙坦 15 0mg/d ,治疗6 0d后 ,实验组加用前列腺素E115d。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 6 0d、治疗后 75d分别测定血清肌酐、2 4h尿肌酐、2 4h尿蛋白定量、晨尿查尿微量白蛋白和尿 β2 -微球蛋白、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并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结果 两组治疗 6 0d后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肌酐清除率增加 ,2 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 (P <0 0 5 )。而实验组尿 β2 微球蛋白、尿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结论 伊贝沙坦合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优于单一应用伊贝沙坦。  相似文献   
7.
自从Warren和Mashall1983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以来,探讨安全有效根除HP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当今HP研究的重要课题[1]。本文报导采用胃三联和胃二联药物治疗,观察了其HP的根除率,消化性溃疡愈合的有效率及其二者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共164例,包括同期门诊和住院的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胃三联组(A组),胃二联组(B组),A组79例,B组85例,A、B两组所含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数见表1:A组平均年龄为4…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肝癌的四种化疗方式,以便根据临床情况适当选择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对肝癌的疗效。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经静脉滴注、经导管动脉灌注、动脉灌注并栓塞以及肝脏隔离灌注术四者的特点。对肝脏隔离灌注术则根据其发展历史,选择介绍其中的四腔双球囊导管法。结果静脉滴注的一年生存率为33%:经导管动脉灌注比静脉滴注的局部药物浓度和疗效均明显提高:动脉灌注并栓塞的一年生存率为65%;肝脏隔离灌注术大大提高了肝组织的化疗药浓度,同时降低了循环血中的药物浓度,其一年生存率为88%。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应首选疗效好、技术也很成熟的动脉灌注并栓塞。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肝脏隔离灌注术。有栓塞禁忌证时可用经导管动脉灌注。同时应积极进行内科减症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本市市直机关老年干部的健康状况,了解其血脂水平,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对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的影响。采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HDL—C),并根据其对500例6年共5次的检测值来作为评判一级、二级和三级干预性防治效果。结果TC、TG、LDL—C均值连续6年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P<0.01。但通过采取干预性防治措施后,前三者呈显著负相关下降和后者呈显著正相关上升。提示降低老年人高血脂水平,对于健康长寿,防治其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30例,房间隔缺损(ASD)15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并与同期行外科治疗的8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外科组)的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 PDA介入组在全麻、住院时间和动脉导管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与外科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采用全麻的比例小、无需输血和体外循环、恢复快等特点,但其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