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市344名学生烟民的吸烟模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吸烟已成为危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烟草大国,尤其令人担心的是青少年吸烟率正逐年上升。有研究显示,现在我国2亿20a以下的吸烟者中,约有1/4最终因为吸烟所引起的疾病致死,多数人为中年早逝,近半数为肺癌。虽然有许多学者在控制吸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为便于制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脑损伤后脑组织内腺苷、肌苷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腺苷含量变化及其生代代谢。方法:采用大鼠液压脑损伤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损伤前后脑皮质内腺苷和肌苷含量。结果:大鼠脑损伤后10min,伤侧大脑皮质内腺苷含量即明显升高,与对伤后30min升至最高值,伤后2h腺苷含量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腺苷参与继发性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不同部位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27例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伤后10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定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并常规行头颅MRI检查,采集DTI数据,测量两侧额叶、颞叶内侧、顶叶,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中脑部位的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与Mo CA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Mo CA量表为标准评定,无认知功能障碍41例(32.28%,无认知障碍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86例(67.72%,认知障碍组),主要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记忆的障碍。与无认知障碍的病人相比,认知障碍的病人两侧额叶、颞叶内侧、胼胝体膝部FA值降低,ADC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以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记忆障碍为主。颅脑损伤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病人额叶、颞叶、胼胝体白质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 高血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血压的发生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而目前对社区人群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与高血压发病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和100例非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达标情况分为血压控制组(n=67)和血压未控制组(n=53)。分析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组和血压未控制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包括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的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数(pNN50)、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LF/HF及非特异性ST-T改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rMSSD、VLF、LF、HF值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及冠心病病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SSD、VLF值降低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血压未控制组联合用药占比高于血压控制组,rMSSD、pNN50、HF、VLF、LF值低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及冠心病病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SSD、PNN50、VLF降低和非特异性ST-T改变是高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是社区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用动态心电图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湿热内蕴型免疫性不育症与HLA-DQ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70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湿热内蕴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者的HLA-DQB1基因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免疫性不育症组HLA-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HLA-DQB1*0601等位基因可能是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湿热内蕴型免疫性不育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难治性心衰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高辛和速尿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VEDD)以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同时统计患者的再入院率及猝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8.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VEDD、NT-proBNP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延缓心衰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完全性血运重建术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1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CT)或不完全血运重建治疗(IR),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以及再入院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IR组6 ain步行试验[(384.5±97.5)m]、LVEF(0.50士0.08)、心绞痛发作次数[(4.1±2.3)次/周]较治疗前[分别为(362.1±98.0)m、0.47±0.08、(6.4±2.1)次/周]显著改善(P值均<0.01);CT组6 min步行试验[(326.9±94.6)m]、LVEF(0.43±0.07)较治疗前[(359.2±99.8)m、0.46±0.09]显著恶化(P值均<0.01),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7.0±2.9)次/周]与治疗后[(6.1±1.8)次/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2个月时,IR组6 min步行试验、LVEF的增幅分别为(0.08±0.03)%、(0.07±0.01)%,心绞痛发作次数降幅为(0.33±0.06)%;CT组6 min步行试验、LVEF值、心绞痛发作次数降幅分别为(0.08±0.02)%、(0.06±0.02)%、(0.05±0.05)%;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IR组再人院率为40.0%,显著低于CT组的60.4%(P<0.05).IR组的MACE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1:7%、3.3%,与CT组(分别为18.9%、3.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行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于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iR-92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损伤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炎性小体(PKR/NLRP3)的影响.方法 60只C57BU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模型组及inhibitor模型组.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模型组为结扎冠脉降支的IR模型小鼠,阴性模型组及inhibitor模型组小鼠分别通过静脉注射空载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卡培他滨原料药中二氯甲烷、乙醇、甲醇和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FID检测器,以DMSO为溶剂。结果各有机溶剂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7%~97.6%,RSD为2.5%~3.7%。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用于卡培他滨中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且往往与血栓形成堵塞血管所致。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性事件,因此抗血栓治疗可能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但抗血栓治疗是否应成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