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跟骨牵引复位辅助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0月~2 0 0 4年 4月 ,2 6例 3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 ,按Sander分型 ,Ⅱ型 5足 ,Ⅲ型 18足 ,Ⅳ型 7足 ,首先行跟骨持续有效牵引 ,手法复位 ,初步恢复足跟高度 ,宽度 ,足弓及Bohler角 ,纠正内、外翻畸形 7~ 10d后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结果 ]随诊 6~ 12月 ,平均 8个月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 ,优 15例 ,良 12例 ,可 2例 ,差 1例 ,优良率 90 %。无一例跟骨高度丢失、骨感染、切口感染和骨不连。 [结论 ]结合跟骨牵引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为早期辅助手术方法 ,可减少切开复位的困难 ,避免伤口并发症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肱骨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用肱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2 6例,分别从手术方法、并发症、生物力学、骨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IESN组与钢板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随访3~15个月,钢板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 .6个月,术后桡神经麻痹4例,螺钉松动、钢板弯曲2例,骨不连3例。IESN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术后无一例桡神经麻痹、钢钉折弯或断裂、骨不连,功能恢复优良。结论 肱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坚强、骨愈合率高、功能好,明显优于钢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FN)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治疗64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分别采用PFN(A组)和半髋置换(B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下地时间、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及参照Harris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8(12~28)月。A组与B组比较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不明显(P〉0.05),切口长度较小(P〈0.05),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少(P〈0.05),下地时间较长(P〈0.05)。结论两者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PFN治疗适应症广、微创,更是年龄大、体质差、不能长时间耐受手术者的首选;半髋置换适宜骨折粉碎及骨质疏松很严重的患者,是内固定治疗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交锁髓内钉与扩张自锁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病人5 4例,对手术方法、适应证,固定特点及愈合时间做比较。[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交锁髓内钉组(LIN) :平均手术时间85min ,平均愈合时间6 .5个月。扩张自锁髓内钉组(IESN) :平均手术时间5 5min ,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肢体功能均达到优良。[结论]交锁髓内钉应用广泛,且疗效良好;扩张自锁髓内钉应用选择好适应证,治疗更简捷,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表现与膝关节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沉降系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2例患膝关节OA的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评分,并对其进行X线摄片,对所示胫骨平台沉降值进行测量计算,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绝经期妇女膝关节OA的临床表现与其胫骨平台沉降系数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可以通过手术抬高胫骨平台高度治疗膝关节OA,来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联合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水平、疗效、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总有效率和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缩小Cobb角,优于单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胫骨远端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胫骨远端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2月我科采用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83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经皮微创插入钢板内固定(MIPPO)及有限切开内固定辅助外固定架外固定3种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3组患者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17±6.9)个月,按AOFA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3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手术时间MIPPO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外固定是治疗严重骨折损伤安全有效的方法,ORIF可作为低能量损伤的最终治疗方法,MIPPO特别适于不涉及关节面的干骺端粉碎骨折.根据软组织条件和骨折类型,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均可有效避免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桁架结构(TTS)内固定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对桁架结构内固定物力学结构设计。结果:测得其在最大载荷1720N,最大下沉移位13.12mm,及移位3.72mm,最大弯矩68.8N.M时,最大弯曲变形为9.6mm,倾斜向杆最大的轴向力在2.595N,其稳定性才丧失。结论:桁架结构内固定物有较强的抗张、抗压、抗弯曲性能,稳定性强,操作简单,对骨组织损伤是一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有开发潜力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复位PFNA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对患者骨折愈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本院收治10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术中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术中闭合复位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骨折愈合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优良率、Harri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