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于本院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同时采用卒中登记方法收集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58例患者中并发脑出血6例(10.3%),其中症状性脑出血2例(3.4%)。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分别死亡2例(3.4%)、4例(6.8%)和5例(9.3%)。3个月末和6个月未残疾或死亡例数分别为13例(22.4%)和9例(16.7%)。结论对选择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及意义杜颂伟陈祖舜杜同信作者单位:210006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我们通过观察脑梗塞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在不同梗塞时期及不同梗塞灶大小时的变化。探讨其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已证明血清肌红蛋白(Mb)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体内的抗氧化剂,心钠素(ANP)是利钠、利尿、扩血管、降压的激素,同时检测Mb,SOD,ANP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的水平,并探讨其相互间关系,  相似文献   
4.
肿瘤卒中发作形式与急性脑血管病极其相似,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1]。为提高对肿瘤卒中的认识,现将本院1988年5月至1998年5月间经手术、CT证实的31例颅内肿瘤卒中病例的临床特点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5例,女6...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加巴喷丁与心得安预防偏头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偏头痛发作患者按就诊日的单、偶数分为2组:治疗组(就诊日为单数)70例和对照组(就诊日为偶数)64例。治疗组采用加巴喷丁预防,对照组采用心得安预防。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36例(54.3%),其中嗜睡8例,注意力减退8例,食欲减退2例,头昏6例,恶心4例,乏力6例,出现找词困难2例;对照组18例(28.1%),其中胸闷2例,口干4例,头昏8例,乏力4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与心得安预防偏头痛发作疗效相当,可用于偏头痛发作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未发现血管闭塞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梗死区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49例发病<6 h脑血管造影未发现血管闭塞的ACI患者,在发病<3 d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发病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好.结果 头颅MRI检查示,前循环梗死28例、后循环梗死21例.发病3个月后,前循环梗死组患者预后好的为20例(71.4%);而后循环梗死组为9例(4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未发现血管闭塞的ACI患者中,前循环梗死患者的预后大部分较好,而且预后好的比率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脑血管病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 42例病人服西酞普兰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分析;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37例(88%)量表分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因子配对比较(SAS、SDS、HAMD、HAMA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疗效在2~4周最为明显;4~6周趋于平缓.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西酞普兰能减轻脑血管意外伴发抑郁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疾病应用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头颈部动脉狭窄35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经长鞘或导引导管将导丝或动脉保护伞越过狭窄段至远端正常管径动脉内,之后于狭窄段放置自膨式支架或球扩式支架,其中9例应用脑保护装置。自膨式支架置入病例中狭窄严重者选择球囊预扩张8例.后扩张3例。结果:本组均成功行头颈部动脉狭窄腔内支架成形术。本组无脑梗塞及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恢复良好。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头颈部动脉狭窄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患者较其他内科疾病发生感染率高,对本组患者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院外感染、脑出血、伴慢性合并症、意识障碍者发生感染率高,感染类型以单发细菌为主,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泌尿道以女性多见。应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再次发作往往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甚至致死。阿司匹林(ASA)是最普遍使用的预防卒中发作及复发的药物。但ASA应用仍不能完全防止卒中的复发。为了解其机制,作者就102例采用ASA进行预防卒中复发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