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广西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炜  钟格梅  陈莉  李裕利 《广西医学》2005,27(6):938-940
近年来,由饮用水污染引起的中毒事件及传染病暴发性流行在广大农村地区屡有发生,严重危害农村地区居民尤其是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政府制定与实施农村安全饮水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我们于2004年对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健康之本.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区在既往开展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0个县组成农村饮水监测网络,以便动态了解我区农村饮水水质的状况,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现将2005年广西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网络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1—2013年广西农田土壤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农田土壤砷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11—2013年对广西29个县(区)共580个村农田土壤中的砷含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共采集农田土壤样品1 740件,62.07%的土壤砷含量低于自然背景值;土壤坤含量范围为0.54~1 212 mg/kg,平均值为19.67 mg/kg,中位数为11.7 mg/kg,众数为10.6 mg/kg,砷的点位超标率为18.62%,最高超标39.4倍。土壤砷重度污染占0.63%,中度污染占1.90%,轻度污染占4.08%,轻微污染占12.01%。结论广西农田土壤砷含量的超标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广西农村寄宿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与介水传染病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农村寄宿中小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现状及其与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密切程度,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在农村寄宿学校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209所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末梢水进行采样,并对3项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和评价;收集、汇总2000年01月~2005年11月的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现场调查核实由于饮水引起暴发性传染病的种类、次数和患病人数等,并对典型介水传播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相关描述和分析。[结果]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35.89%,其中以乡镇水厂和无设施自备水源供水合格率最低,分别为26.92%和33.54%;乡镇供水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9.23%、57.69%和42.31%;无消毒设施自备水源供水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7.07%、63.41%和43.29%;有消毒设施自备水源供水水质合格率为68.42%,其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31.58%、31.58%和15.79%;2000年以来发生在209所寄宿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49起,81.63%为经水传播,疫情暴发和流行主要由于水源被生活污水污染以及未对饮水进行有效消毒引起。[结论]广西农村地区寄宿学校饮水受微生物严重污染,是导致多年来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在农村寄宿学校发生的根本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消毒措施以保证农村寄宿学校师生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2006年广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全面了解广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卫生现状.方法 随机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3个县(市、区)400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统一制订的调查表对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点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覆盖人口、水源类型、水质处理方式和水质状况.于2006年丰(7月)、枯水期(11月),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覆盖人口为1 170 147人.利用国债资金投资建设的饮水工程(以下简称"国债项目")与非国债项目分别有100、300座.末梢水经完全处理或部分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或消毒)的有占48.00%(192/400),其中完全处理的占调查总数的16.00%(64/400).国债项目末梢水经完全处理或部分处理所占百分比[33.00%(33/100)]高于非国债项目[10.33%(31/300)].水源类型以地下水(浅井水、深井水、泉水)为主,占调查水源总数的65.75%(263/400),地表水(沟塘水、江河水、水库水)仅占调查水源总数的34.25%(137/400).水样合格率为30.67%(2:42/789).丰水期水样合格率[25.75%(103/400)]低于枯水期[35.73%(139/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债项目水样合格率[37.95%(74/195)]高于非国债项目[28.28%(16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项检测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8.15%和78.71%.其他指标合格率则均在94.00以上,其中,砷、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均合格.结论 广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6.
广西2006年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年广西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广西33个县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选择其中的23个县241个行政村2 414户农户开展农村的村容、垃圾和污水处理、卫生厕所等情况调查。结果241个调查村中,实行统一村容规划的占20.75%,没有硬化路面的占45.23%,没有卫生保洁员的占90.04%,无卫生管理制度的占81.72%。每村平均月产生活垃圾及生产性垃圾分别为63.42、109.23吨,生活、生产垃圾处理率分别占44.27%(28.08/63.42),79.25%(86.56/109.23);调查村月均产生活污水5 674.79吨、生产污水2 365.44吨,其中生活污水以随意及明沟排放方式为主,分别占52.75%、29.42%。调查2 414户农户,其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3.79%(1 057/2 414)。33个调查县生活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为24.24%(327/1 349),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总大肠菌群平均合格率在27.32%~46.15%之间。23个调查县甲肝、痢疾、伤寒副伤寒和感染性腹泻发病共10 491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0.067%。结论2006年广西农村村容规划率低,垃圾、...  相似文献   
7.
2008年广西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和掌握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8年1-10月,对广西89个县(市、区)利用国债资金投资并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别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8月)对工程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样采集、保存、检测和评价.结果 在所调查的1 327个饮水工程中,日供水量在100t以下的工程占58.25%,1 000t以上的工程有36个,仅占2.71%;具备完全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工程占12.28%,62.85%工程的出厂水未进行任何处理,无消毒设备的工程高达79.80%,近90%的工程未对水质进行消毒或有效消毒;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5.21%和21.48%,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则分别为25.78%和20.59%.水质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均在88%以上(其中,氯化物、砷、氟化物指标均合格).但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3.16%~80.78%,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30.86%~36.17%,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1.86%~7.73%.结论 广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普遍缺乏水质净化与消毒设施,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9.
10.
广西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饮用水卫生、改厕和粪便处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现状,为制定和实施广西农村爱国卫生相关规划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7—12月,按照《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于2006年丰水期(8月),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检验和评价。结果本次共调查23个县、241个村、2414户、11393723人。广西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人口分别占31.66%和68.34%;以地面水、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分别占22.22%和77.78%。共采集水样241件,水质合格率为21.58%。以地面水、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2.76%和18.03%,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4.06%和18.52%,国债与非国债项目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1.67%和26.04%。除细菌总数(62.24%)和总大肠菌群(29.88%)外,色度等15个指标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总硬度、砷、硫酸盐、臭和味合格率为100%。农村使用卫生厕所户数占43.79%,使用非卫生厕所户数占50.95%,无厕户占5.26%。非卫生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仅占13.74%。241个村月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