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患者,许某,女,32岁,教师。1985年10月24日,不慎头部跌伤,当时感觉天眩地转,恶心胸闷,使其不能爬起,经人搀扶到某医院时,处于半昏迷状态。给予镇静、镇痛药后,稍躺渐苏醒,自觉头痛,头昏,恶心胸闷气憋,神志烦躁。给予脑灵素、谷维素、安定片等药对症治疗月余,但诸证仍不见好转,并渐见夜寐不安、梦多、记忆力减退、神疲乏力等证,复诊确诊为“脑外伤神经综合征,”并进行对症处理,给予输液,安神镇静等药,结果仍不见佳,后转院求治于中医。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贺某,女性,38岁。1962年产后大出血,经救治出血停止,后出现面色灰暗,毛发稀少,性欲减退,月经缺如,畏寒,纳少,体温低,心率缓慢,血压偏低,曾经北京协和医院等处诊断为“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1979年夏因饮食不慎,腹泻10余次,以至卧床不起,全身冷,收住我院内科。查体神志清楚,  相似文献   
3.
<正> 赵某,男,36岁。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剧痛6d,经多法治疗罔效,于1992年10月7日邀余诊治。问其病史,素体虚弱,有胃病史8年余。近日外感发烧,查体温39℃,服克感敏解热镇痛药后,致使大汗淋漓,疲乏无力,时而烦躁,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食入即吐。给服解痉止痛西药,反见病情加重,伴嗳气、泛酸,曾于10月3日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诊断为胃扭转。因患者不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20例)和对照组(80例),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射血分数为老年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风险因素(OR:3.482、3.925、2.969,95% CI:1.155~5.289、1.164~6.652、1.035~5.210,P <0.05)。结论:注重患者年龄分布特征并密切观察其彩色超声心动图指标能够显著降低老年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药:三七粉、银花、穿山甲、陈皮各10g,乳香、没药各12g,贝母、白芷、天花粉、甘草各6g,兑入黄酒、水各半,文火加盖煎煮,早晚服,10~15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7.
患者,刘荣科,男,56岁,农民。右侧肢体麻木,时有隐痛两年余,经中西医治疗半年无效,于89年9月26日来诊。患者平时身体健康,精神饮食如常人,唯觉右侧肢体麻木,肢体活动自如,伴有出汗恶风;肤色正常,无肌肉萎缩,两侧肌肤温度无明显差别,握力测验,右侧较左侧稍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浮缓。  相似文献   
8.
小儿胃石症临床鲜见,笔者以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小儿胃石症3例,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7~10岁,病史24天1例,30天以上两例。起病均有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食则呕吐加剧,时有烧心,口有酸味,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临床观察脉迪康胶囊治疗贫血的效果。方法 :将 2 38例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脉迪康组 1 5 8例 )和对照组 (复方阿胶浆组 80例 )。治疗前及治疗 60天后分别进行血红蛋白值变化的测定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 1 0 5例 ( 66.40 %) ,有效 48例 ( 31 .0 0 %) ,总有效率 97.4%;对照组治愈 35例 ( 4 3.75 %) ,有效 2 2例 ( 2 7.5 0 %) ,总有效率 71 .2 5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脉迪康胶囊治疗贫血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 ,起效快 ,疗效好 ,副作用小 ,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94年全省科技兴院研讨会之后,庆阳地区中医院在基本建设、设备配置、人才培养、专科专病建设等方面得以迅猛发展。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围绕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宗旨,依靠上级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有力地推动了全院各项工作。目前已开设中医专科13个,16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获国家、省、地区奖励35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25篇,出版著作6部,15篇论文在国际性学术大会上交流。实践表明,医院要发展,必须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