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大肠息肉状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大肠息肉状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500例肠镜检查者中,检出大肠息肉状病变539例,检出率11.98%。男346例,女193例。好发年龄以50~69岁为主,占46.38%。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为主,分别占53.06%、29.50%。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9.70%、升结肠11.64%、横结肠9.58%、降结肠13.82%、乙状结肠24.36%、直肠30.91%。539例中有19例发生癌变,癌变率3.53%。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82%、2.99%、9.68%;息肉直径0.6~1.0cm者癌变率0.44%,1.1~1.9cm者癌变率3.33%,≥2.0cm者癌变率11.48%。结论 50~69岁者大肠息肉状病变发病率较高;男性较女性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腺瘤性息肉常见,直径≥2.0cm及绒毛状腺瘤容易癌变。  相似文献   
2.
3.
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残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6.40‰,精神分裂症的残疾患病率为4.60‰,其中城市4.52‰、农村4.66‰;男性7.98‰,女性1.30‰。调查还发现精神分裂症的致残率为71.80‰,精神分裂症的残疾与其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系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并提出了今后精神分裂症残疾康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病理切片质量事关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其制作环节多,影响质量的因素也多。多年来我们注重做好病理切片制作的全程质量控制,优片率保持在92%以上。现将做法介绍如下。1标本接收认真核对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姓名、性别、科室、日期等)是否一致,符合要求者方可接收[1],并让送标本人签字;病理技师对标本及时编号和登记。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目前惟一可能早期发现并预防的妇科肿瘤。只要做到认真普查和随诊是能够得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子宫颈癌前疾病子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 N)是相对较长时间的过程,使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普查发现和治疗。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  相似文献   
6.
急性阑尾炎是武警部队战士最常见的普外科急腹症,直接影响了部队战斗力。本文对同期住院的战士和地方青年阑尾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患者急性、亚急性、慢性阑尾炎发病率及阑尾粪石发生率进行比较,探讨武警战士阑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科学的飞快进步、卫生法律的不断完善,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不仅受到医护界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纠纷仍然屡见不鲜。为了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在此和大家谈谈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依法行护,有效防范护患纠纷。我国新的护理法已经制定,护理法中确立了护理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疗法干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出院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TIPS治疗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和中医延续性护理,2组均干预6个月。统计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再入院率,出院后6个月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复诊依从性及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内,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作型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畏惧型患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措施的特别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中医延续性护理,可提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TIPS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再入院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及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 EGC发病高峰为42~63岁,以男性多见。大体分型以凹陷型为主,组织学分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部位以幽门为主。癌浸润至黏膜下层病例多于黏膜层。14.67%患者伴胃周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95.52%。结论 EGC诊断首选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根治性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术后应对有可能复发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化疗,淋巴结的转移对EGC预后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强,在适宜的微环境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文章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60篇相关文献,68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进行分析,分别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资料综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适宜的诱导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腱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等,且已在退行性及缺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移植、肺纤维化等疾病治疗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如何限定体内外诱导条件使其向所需细胞或组织定向分化以及移植时机、是否具有致瘤性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得、易培养、低免疫原性、易于外源基因的转入和表达等特性,已成为具有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临床疾病潜在实用价值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