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探《内经》遗传病纲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物基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遗传类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愈加明了化、确切化。《中医遗传学》是架构于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和现代遗传理论知识结构上的新兴学科。本文初步探讨了《黄帝内经》所述之遗传病之病名、证名及证候表述,对丰富这一具中医特色的学科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恐伤母研究子代肾虚的行为遗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猫吓孕鼠方法制造母代“恐伤肾”模型 ,然后对子代鼠的自由活动、攀登爬行、趋食、逃离电击区等8种遗传行为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 :先天肾虚子代鼠可有多种本能行为降低  相似文献   
3.
气的当今认识——乃功能基因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是中医学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但它的定义却十分困难 ,它有极其广泛的意义 ,其内涵相当模糊 ,其外延范围无穷。人体的气是纷繁复杂的各种功能 ,几乎包括整个活体生命[1] 。人们说气是活的物质表现 ,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形式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和能量 ,就是新陈代谢的底物和代谢中释放或转化的能量 ;气是人体之生命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2 ] 。从分子生物学来看 ,气可理解为一种生命活动的基因功能组的种种表现。气似乎即基因 ,它包括结构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 ,但重点在功能基因组 ,气的复杂表现是基因功能活动的外显。1 重温…  相似文献   
4.
论“证”有分子生物学基础的假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子生物学处于带头学科的时期 ,在人类基因组研究突飞猛进的形势下 ,在中医科学走向世界的发展中 ,必须大张旗鼓地开展分子中医生物学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特征 ,在今天完全有理由假说 :辨证具有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论治是有针对性地调整某些基因或一组基因 ,及其功能的表达状态[1]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作为中医疗效的支撑点 ,作为临床独特思维方式[2 -3] ,其理其法在基因水平、分子水平可能有深层次的科学依据 ,因而值得进一步探索。1 假说的提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源头创造 ,在其形成的历史长河中 ,是在个…  相似文献   
5.
1 假说的提出  在分子生物学处于带头学科的时期 ,在人类基因组突飞猛进的形势下 ,在中医科学走向世界的发展中 ,必须大张齐鼓地开展中医分子生物学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一个课题 ,在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说 :辨证是有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论治是有针对性地调整某些基因或一组基因 ,及其功能的表达状态[1]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作为中医疗效的支撑点 ,作为临床独特思维方式[2 ,3 ] ,其理其法在基因水平、分子水平是可能有深层次的科学依据的 ,值得进一步探索。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源头创造 ,在其形成的历史长河中 ,全然是…  相似文献   
6.
胎疾未病在中医遗传学的新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治未病”对遗传病有特殊的意义《内经》对疾病主张“治未病”,这是预防重于治的思想 ,在先天及遗传疾病中尤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1 ]。遗传病中的畸形、单基因遗传病、少数多基因遗传病及异质性遗传病 ,如弱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哮喘、精神分裂症等用医学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差。对后天体细胞发生变异的肿瘤、Huntinhton’s综合症、脆性 X染色体综合征等用药物方法治疗的效果亦较差 ;而与后天体细胞遗传物质变异有关的衰老等的预防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说基本无效。所以先天疾病、遗传性疾病主要在于预防保健。“治未病”要因人…  相似文献   
7.
介绍中医遗传学的涵义,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论中医遗传学临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视中医遗传学的临床、表型观察和思考、遗传与变 异思想的发展,从类比推理到统计遗传病、遗传病的复治与康复5个方面论述中医遗传学临床面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恐伤肾"基因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惊恐是哺乳动物的基本情绪,压力恐惧是当前人类疾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恐伤肾(肾的现代研究着重于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应激是中医心理学的认识,补肾中药调治这方面的疾病有其独到疗效.以此为突破口,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3次资助下,从恐惧的整体行为[1]、生理、症状等,到细胞水平的免疫、病理[2]、生化等,再深入到分子水平的个别基因[3]、基因表达谱等方面研究积累,已将"恐伤肾"应激研究推向情绪心理学、心身医学、基因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前沿.本文主要报道3种层次的实验和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惊恐基因的研究,尤其是运用抑制削减杂交(Suppression 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4、5]方法新发现"恐伤肾"应激的10个与惊恐相关的基因,及其中医药调治的分子机理,以示基因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