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心房颤动(㈦的病因及分布特点,指导Af的治疗,对我院240例Af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2—2005年我院住院Af患者共240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124例。年龄20—96岁,平均(61.8±14.1)岁。对反复住院患者以最近一次住院资料为准。  相似文献   
2.
王璞  李涤病  吴清 《新中医》2022,54(20):87-9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DVT) 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 例下肢骨折后DVT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和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为81.3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APTT、PT、Fi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APTT、P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Fib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APTT、P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IL-1、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L-1、IL-6、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IL-1、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6.9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骨折后DVT 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AMI且心电图表示为等位性Q波的36例患者的心电图,总结等位性Q波的特征。结果36例患者的心电图中,表现为微小Q波19例,R波丢失24例,其中同一病例心电图同时具有两种表现者7例。结论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包括以下类型:(1)微小Q波。(2)R波丢失。同一病例心电图可同时有多种等住性Q波的表现。早期识别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对于AMI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对判断创伤性休克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创伤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42例创伤性休克病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27例)的1h内、12h、24h及48h的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病人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且持续时间长,存活组病人的血乳酸水平在24小时内下降至正常。结论 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是判断创伤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血乳酸水平越高,且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形态学特征对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32例药物疗效欠佳并行PTSMA手术的HOCM患者,研究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并与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根据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定目标消融间隔支的直径,分为≤1.5mm(小间隔支组)和>1.5mm组(大间隔支组),比较两组PTSMA术前、术后心导管测量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的变化.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HOCM组的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左间隔支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HOCM组左前降支肌桥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5);23例消融成功,PTSMA术前、术后导管测量LVOTG分别为(85.8±31.1)、(37.25±31.9)mmHg(P<0.01),其中大间隔支组PTSMA成功率明显高于小间隔支组(P<0.05),大间隔支组LVOTG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小间隔支组(P<0.05),两组间无水乙醇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CM患者的左前降支肌桥发生率增加,且左冠状动脉内径较粗大,尤其是左间隔支粗大;间隔支>1.5mm的HOCM患者是PTSMA手术成功的重要预测因素,这对PTSMA目标消融间隔支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涤病 《浙江医学》2002,24(7):418-4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目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AMI患者应尽快溶栓治疗 ,这已无争议 ,但对于适宜溶栓治疗的年龄窗 ,国内外学者尚有不同看法。我们对1997年6月~2001年10月所收治的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67例AMI患者,观察其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溶栓并发症及病死率 ,以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AMI患者的近期疗效。1.1一般资料67例患者均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 ,无禁忌证[1],按年龄分为两组 ,A组24例 ,年龄66~76岁 ;B组43例 ,年龄54~65岁。两组患者一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D-Dime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10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有无合并房颤发作分为两组:房颤组67例(又分四个亚组:首诊房颤10例,阵发性房颤13例,持续性房颤20例,持久性房颤24例)和不合并房颤发作组(对照组)42例。比较患者的D-dimer、hs-CRP水平。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D-dimer,hs-CR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持续性房颤组和持久性房颤组D-dimer,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首诊房颤与阵发性房颤组D-dime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与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相比较,D-dimer,hs-CR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D-dimer,hs-CRP可为早期诊断及进一步预防与治疗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5 2例肝硬变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5 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5 2例中有急性起病 2 8例 ,隐匿性起病 2 4例 ,抽出血性腹水 10例 ,脓性腹水 2例 ,腹水检查白细胞计数 >0 .3× 10 9/L 者 30例 ,多形核白细胞数 >5 0 %者 2 5例 ,腹水细菌培养阳性 6例。治疗中采用静脉滴注加腹腔注入抗生素 19例 ,有效 10例 ,无效 3例 ,死亡 6例。疗效与单纯静脉滴注组相比 ,P<0 .0 5 ,有显著差异。结论 :由于此病死亡率高 ,而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又低 ,因此腹水白细胞数和多形核白细胞数的检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故临床上不应坐等腹水细菌培养结果 ,而应尽早进行综合治疗及采用静脉滴注加腹腔注入抗生素 ,可望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