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CD3+CD16+CD56+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移植肾免疫状态的关系,以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不同的血药浓度下NKT细胞的水平。 方法 将92例肾移植患者根据CNI血药浓度水平及有无排斥反应分为3组:正常血药浓度的无排斥组(A组,58例)、低血药浓度的无排斥组(B组,8例)、排斥组(C组,26例),1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D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和CD3+CD16+CD56+NKT细胞及人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的水平。结果 A、B、C、D组CD3+CD16+CD56+NKT细胞的百分数分别是(4.29±2.57)%、(4.31±2.08)%、(1.23±1.06)%、(3.98±2.26)%。A、B组与D组比较,NKT细胞百分数、NK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无差异,HLA抗体阳性比率无显著升高;C组NKT细胞的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NK细胞、CD4+/CD8+均显著高于D组(P<0.05),HLA抗体阳性比率显著升高。结论 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时NKT细胞低表达,出现HLA抗体;无排斥反应时NKT细胞表达正常,不受低血药浓度的影响。CD3+CD16+CD56+NKT细胞在抑制移植肾免疫激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浆置换治疗急性妊娠脂肪肝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急性妊娠脂肪肝的治疗中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分析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在该病中的治疗作用、安全性。方法3例急性妊娠脂肪肝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观察病情变化,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常规、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以及血浆置换治疗的时机、副作用等。结果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及时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3例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肾功能明显好转,白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而PT、APTT、HB、PLt无明显变化(P>0.05)。血浆置换治疗中仅1例次出现皮肤搔痒,1例次出现轻度手足抽搐,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急性妊娠脂肪肝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在病程早期连续应用更能有效地阻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UW液中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在离体肝脏保存中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封闭群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原位灌注切取肝脏,分别用UW液、改良UW液(加入谷胱甘肽0.95g/L)0~4℃保存12h、24h、36h后行Krebs-Henseleit液离体灌注,记录肝脏胆汁分泌总量,并检测灌注流出液AST、LDH含量。结果:随着保存时限延长,灌洗液中AST、LDH值升高,胆汁分泌总量呈下降趋势。12h、24h,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存36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体灌注液生化指标显示改良UW液组长时间保存时肝脏细胞损伤程度较低。结论:在离体肝脏保存过程中,UW液中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脏长期保存(36h)有保护作用,但24h内对肝脏保存效果影响不大,临床需在24小时内完成肝移植手术,故保存不需要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新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抗体及主要组织相容性I类相关链A抗原(MICA)抗体的产生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流式细胞仪液相芯片技术检测96例肾移植患者HLA及MICA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LA抗体阳性组(HLA+)、MICA抗体阳性组(MICA+)、以及HLA、MICA抗体阴性组(HLA /MICA ),观察并比较各组不良免疫事件的发生率。再根据有无急性排斥(AR),将患者分为排斥组(AR+)和非排斥(AR )组,观察HLA抗体、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HLA+组急性排 斥反应发生率高于HLA /MICA 组(43.5% vs 11.7%,P<0.05);MICA+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HLA /MIC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 vs 11.7%,P>0.05);AR+组中,HLA+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时血清肌酐水平高于HLA /MICA 患者, MICA+患者在术后1、3月时血肌酐水平高于抗体阴性患者;AR 组中,HLA+患者术后6、12个月血肌酐水平高于HLA /MICA 患者;MICA+组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尿蛋白定量均值高于150?mg,并随时间逐渐升高。结论HL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作用表现为血清肌酐的升高以及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尿蛋白定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五水头孢唑林钠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用于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02例肾移植患者应用五水头孢唑林钠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统计术后感染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102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发生感染20例,感染率为19.6%(20/102),肺部感染75.0%,尿路感染15.0%,消化道感染和刀口感染各占感染病例的5.0%。20例感染病例中病原体共检出8例,细菌感染5例,CMV病毒感染1例,真菌感染1例,真菌和CMV混合感染1例,病原体不明12例。五水头孢唑林钠预防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感染的有效率为80.4%(82/102),其治疗围手术期感染的有效率为60.0%(12/20)。应用ATG患者的感染率为33.3%(6/18),明显高于非ATG组患者16.7%(14/84)(P<0.05)。15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在肾移植术后用药中显示出较好的预防感染和抗感染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插管在小儿血液净化中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4月~2003年12月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3例患儿分别行经股静脉插双腔管,经股静脉插单腔管同时颈外静脉置留置针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结果:8例患儿置双腔管成功,4例患儿置单腔管同时颈外静脉置留置针成功,1例患儿未能置入单腔管,行左桡动脉切开置留置针同时颈外静脉置留置针,所有患儿血流量充足,均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儿股静脉穿刺处形成血肿,均无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应用于小儿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方便,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无气腹悬吊腹腔镜活体供者取肾手术(SGLLDN)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40例SGLLDN和32例开放活体供者取肾手术(OLDN)的临床效果。结果:SGLLDN组39例成功,转开放手术1例;OLDN组32例全部成功。SGLLDN与OLDN相比,切口长度较短,(8.0±2.3)cm vs(19.5±3.5)cm(P〈0.01);手术时间较长,(120.1±16.2)min vs(60.5±12.1)min(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158.5±45.3)mL vs(289.2±65.1)mL(P〈0.01);住院时间较短,分别(5.0±1.0)d vs(9.0±2.0)d(P〈0.05);术中供肾热缺血时间和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LDN相比,SGLDN具有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缺点是手术时间稍长、费用稍贵。临床可根据不同供者要求选择不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患者肾移植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humanleukocyteantigenⅠ,HLAⅠ)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用于鉴别急性排斥反应(AR)及感染的价值。方法根据术后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影像学及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将99例(102例次)肾移植受者分为3组,AR组18例次,感染组14例次,移植后正常组70例次,并选取齐鲁医院2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结果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AR或严重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AR组(P<0.01)。结论与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水平相比,监测血清PCT水平变化在鉴别诊断肾移植术后AR与严重细菌感染方面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对猪暴发性肝衰竭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D-氨基半乳糖建立猪暴发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4h和48h分别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检测两组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TNF-α、IL-6、 IL-1β均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与建立模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前各时间点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细胞因子升高趋势减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足量的组合非生物人工肝能有效清除TNF-α,IL-6,IL-1β,为暴发性肝衰竭时肝细胞的再生或者桥接肝脏移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肾移植中供肾异常的处理及其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供肾异常的相应处理方法及移植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 5 4例患者按其供肾异常与否分为异常供肾组及正常供肾组。异常供肾组血管、输尿管、肾实质异常而给予相应处理。所有供肾均行常规肾移植术 ,术后应用依木兰、强的松、FK5 0 6三联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外科并发症、以及随访 6个月时的肾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肌酐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术后外科并发症以及随访 6个月时的肾功能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异常供肾的处理要根据其类别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我们通过对异常供肾的处理并与正常供肾的对比认为 ,异常供肾通过相应的处理 ,其临床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