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视力客观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作为视力客观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40只视力不等的患眼和50只正常眼,分别记录用不同大小方格(8°、4°、2°、1°、30、15和6)刺激时的VEP波形。结果患眼组和正常组P100振幅及潜时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视力与能诱发出波形的最小方格间有明显关系:最小方格为6、15、30和1°,平均视力分别为1.13,0.62,0.18和0.07。视力与P100振幅呈正相关,与潜时呈负相关。结论用诱发出VEP波形的最小方格大小可估计患者的视力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变化特点,并进行PhNR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视野平均缺损值(MD)、杯盘比(C/D)的相关性研究,探索PhNR在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及视神经节细胞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健康者20例20只眼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18例20只眼。分别对两组进行ERG、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并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分别与MD、C/D和RNF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最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视神经萎缩组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也没有显著性意义,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且PhNR的振幅与视神经损伤情况如RNFLT(r=0.665)、MD(r=0.564)、杯盘比(r=0.686)等相关(均为P<0.01)。结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眼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明显下降甚至消失,PhNR可用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用闪光或图形刺激视网膜,在眼部或枕部以记录生物电信号的技术即视觉电生理检查。它是测定视觉系统信息传递的一种客观方法,已成为眼科与神经科诊断某些疾病和观察病程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视网膜电图(ERG),眼电图(EOG)和视诱发电位(VEP)三项。我科自1989~1991年已检查有关患者812例,现将检查时病人的准备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冯超  陈长征  杨安怀  邢怡桥  易莲芳 《眼科研究》2011,29(11):1028-1031
背景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是一种客观视力的检测方法,虽然SVEP客观推断视力与主观视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完全吻合。研究显示,改进SVEP客观推断视力的推算方法可以提高推断视力的准确性。目的研究SVEP客观推断视力两种推算方法,即振幅-空间频率(A—SP)回归方法与振幅一视角对数(A-logVA)回归方法在客观视力评估中的准确性,探讨影响SVEP客观推断视力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64例具有不同视力的113眼进行SVEP检测、主观小数视力和LogMAR视力检测,分别计算A—SP回归方法推算出的小数视力和LogMAR视力及A.10gVA回归方法推算出的小数视力和LogMAR视力,并对检测结果行相关性分析。使用重庆国特公司GT-2000n型视觉电生理仪检测SVEP,选用0.99~12.89cpd的10个空间频率水平正弦光栅连续刺激视网膜,经离散傅里叶分析获得A—SP回归曲线和A—logVA回归曲线,并将相关直线外推至0振幅处,获得SVEP客观推断视力。结果在小数视力评价系统中,A—SP回归方法和A-logVA回归方法推算出的回归线相关指数分别为0.663和0.705,主观小数视力与由A-SP回归方法推算所得的小数视力间呈正相关(r=0.620,P〈0.01),主观小数视力与由A—logVA回归方法推算所得的小数视力间呈正相关(r=0.540,P〈0.01)。SP小数视力与VA小数视力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688,P〈0.01);在LogMAR视力评价系统中,A-SP回归方法和A—logVA回归方法推算出的回归线相关指数分别为0.733和0.715,主观LogMAR视力与由A-SP回归方法推算所得的LogMAR视力间呈正相关(r=0.710,P〈0.01),主观LogMAR视力与由A-logVA回归方法推算所得的LogMAR视力间呈正相关(r=0.700,P〈0.01)。两种推算方法获得的LogMAR视力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48,P〈0.01)。不同性别、眼别、病种以及年龄段中VALogMAR视力测试值的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71,P=0.338;χ2=0.976,P=0.614;χ2=6.032,P=0.420;χ2=14.720,P=0.257)。结论SVEP是检测客观视力较为有效的方法。但SVEP变异较大,就目前检测技术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而言,A—logVA回归方法推算出的客观视力较A—SP回归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气术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因眼内出血、机化所致的增殖性视网膜脱离(下简称网脱)是眼科治疗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种玻璃体替代物、充填物的应用,使以往认为因玻璃体内机化物牵引而不能治疗的复杂性网脱患者有了复明的希望。但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充血、水肿、眼压升高、恶心等反应重,护理对手术成败至关重要。我科1997年3月至1999年4月对28例复杂性网脱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充填术,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28眼),男16例、女12例,年龄12~67岁,平均39.6岁。特发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3例,巨大裂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倍他洛尔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制作大鼠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0.25%倍他洛尔治疗组(30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30只)。其中后两组根据再灌注的不同时间各分为1、3、7 d组,每组10只大鼠。治疗组鼠右眼滴入0.25%倍他洛尔眼药水,生理盐水对照组鼠右眼滴入生理盐水。观察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鼠视网膜电图(ERG)b波振幅及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视网膜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从再灌注1 d开始,生理盐水对照组ERG的b波振幅持续下降,病理组织损害逐渐加重,视网膜中nNOS阳性表达明显增多,MDA水平持续升高,SOD水平持续下降,其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再灌注各时段倍他洛尔治疗组ERG的 b波振幅明显恢复(P<0.01),病理组织损害明显减轻,n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其中nNOS阳性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洛尔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内Ca2+超载,抑制NO的产生和提高抗氧化能力,对大鼠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49-252)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宜扩瞳患者或无法扩瞳患者能否作ERG测定。方法用蓝、白、红3种刺激光在基本记录条件不变,只改变光刺激强度,对扩瞳和不扩瞳情况的3组患者进行 ERG测定。结果 同一条件下大瞳孔测得的ERG与小瞳孔测得的ERG,其潜时相同,振幅有差别,当闪光能量达到一定强度时,这种差别就不那么明显了。结论一定强度闪光可用于青光眼患者和虹膜粘连患者的ERG测定。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后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后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增生性糖尿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力、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和黄斑神经上皮层厚度(CRT)变化。设计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研究对象8例渗出性AMD患者(9眼)和3例PDR患者(3眼)。方法患者于表面麻醉下给予1.25mg(0.05ml)贝伐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检查EDTR视力、眼压、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相干光断层扫描和闪光ERG。主要指标PhNR振幅、视力和CRT。结果治疗前后CRT显著下降(n=12,P=0.008),但PhNR振幅和视力变化不显著(n=12,P=0.153)。CRT与PHNR振幅(r=0.294,P=0.145)、CRT与视力无显著相关性(r=0.358,P=0.073)。结论玻璃体腔内单次注射贝伐单抗可减轻渗出性AMD和PDR患者的黄斑水肿,但对视功能的改善需要进一步的观察。(跟科,2009,18:243—246)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ni-Ganzfeld刺激器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32只正常成人眼及22例30只异常成人眼分别进行Ganzfeld刺激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和Mini-Ganzfeld刺激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比较两组视觉诱发电位的峰时及振幅.15例30只先天性白内障眼术前术后均进行Mini-Ganzfeld刺激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比较两组视觉诱发电位的P2波的潜时及振幅.6例11只脑瘫及昏迷患者眼进行Mini-Ganzfeld刺激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正常眼及异常眼的Ganzfeld刺激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及Mini-Ganzfeld刺激器视觉诱发电位的峰时及振幅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先天性白内障术前及术后Mini-VEP的P2波的潜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先天性白内障术前及术后Mini-VEP的P2波的振幅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脑瘫及昏迷患者能方便稳定记录到波形.结论 Mini-Ganzfeld刺激器视觉诱发电位可为临床医生判断特殊患者的视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治疗疼痛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240 例近视术后患者分为4 组,Ⅰ组0 .1 % 双氯酚酸钠点眼,Ⅱ组1 % 潇莱威点眼,Ⅲ组双氯酚酸钠+ 潇莱威点眼,以上3 组必要时均口服散利痛片和安定片;Ⅳ组双氯酚酸钠+ 潇莱威点眼,口服长效曲马多片和安定片。分别观察患者术后疼痛自主评分、手术当晚睡眠时间、服用镇痛药剂量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果Ⅰ、Ⅱ、Ⅲ组用药后疼痛仍较明显,自主评分为5 .9 ±0 .72 ,6 .3 ±0 .69 ,5 .5 ±0 .71 ;睡眠时间3 .9 ±0 .23 ,3 .6 ±0 .27 ,3 .8 ±0 .31 小时;服散利痛1 .85 ±0 .71 , 1 .95 ±0 .93 ,1 .65 ±0 .66克。Ⅳ组仅为隐痛,评分2 .7 ±0 .43 ,睡眠时间6 .7 ±0 .20 小时,与前3 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 0 .05) ,各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Ⅳ组联合用药为最佳处理方式,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