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肾损害是高血压病常见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肾间质纤维化,而上皮-间充质转化在肾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于实验研究文献梳理,从TGF-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MAPK/ERK1/2信号通路三个方面对鬼针草及其有效成分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机制进行总结,提出鬼针草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上调上皮表型,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表达,防止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肾间质的过度沉积,维持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平衡,遏制高血压肾损害肾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从而达到逆转肾纤维化的目的。这可能为高血压肾损害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取“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药对挥发油防治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并使用L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借助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DAVID等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防治KOA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可视化网络图。运用AutoDock及Pymol对度值靠前的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莪术酮、异姜黄醇、藁本内酯等;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挥发油作用于KOA的28个潜在靶点,包括CTSK、PTGS1、PTGS2和ESR1等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预测“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白介素17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KOA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活性成分与其对应靶蛋白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使用LC-MS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明了“片姜黄-当归”药对挥发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干预KOA的潜在靶点与作用机制,为“片姜黄-当归”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NIPT筛查的7144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孕妇外周血5 mL进行全基因组大规模平行测序,预测发生胎儿SCA的风险值。再对NIPT提示胎儿SCA孕妇,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术产前诊断。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批准[审批文号:〔2019〕伦审第(05号)]。本研究与受试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7144例孕妇中,NIPT提示胎儿SCA为27例(0.4%,27/7144)。胎儿SCA的27例胎儿中,13例(48.1%,13/27)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5,X;6例(22.2%,6/27)为47,XXX;5例(18.5%,5/27)为47,XYY;3例(11.1%,3/27)为47,XXY。②对NIPT提示胎儿SCA的27例孕妇中,21例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术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2例无异常,其余9例的结果与NIPT结果相符,SCA阳性预测值为42.8%(9/21)。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9例胎儿中,3例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XX;3例为47,XYY;2例为47,XXY;1例为45,X。③由于NIPT结果异常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术结果亦异常的9例胎儿45,X,47,XXX,47,XXY和47,XYY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10),75.0%(3/4),67.0%(2/3)和75.0%(3/4),假阳性率分别为90.0%(9/10),25.0%(1/4),33.0%(1/3)和25.0%(1/4)。④NIPT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NN者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术后提示真阳性者父母中位年龄均为37岁,高于假阳性者父母(30岁)。结论NIPT在筛查胎儿SCA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是假阳性率较高,仍需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以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抑郁、焦虑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探索焦虑、抑郁的MHD病人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调查量表,对MHD病人的抑郁、焦虑、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202例MHD病人抑郁患病率为41.1%,焦虑患病率35.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 45岁、未婚/离异、饮酒是MHD病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饮酒及子女个数少是MHD病人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MHD抑郁及焦虑病人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无抑郁及焦虑病人(P < 0.05~P < 0.01)。结论MHD病人抑郁、焦虑患病率高,受多种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社会支持利用度偏低,生活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腹膜透析置管后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选择1年内发生腹膜炎≥2次者定义为频发组,1年内仅发生1次腹膜炎者定义为单发组,比较2组临床及实验数据差异,并分析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频发组13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30例次,单发组57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57例次。频发组与单发组相比,患者血压和体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5),未及时治疗者[7例(53.85%)比13例(22.81%)]及抗感染疗程不足者[5例(38.46%)比8例(14.04%)]增多(P0.05),无效拔管率[5例(38.46%)比7例(12.28%)]增加(P0.05),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P0.05)。病原学检查分析频发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率(33.33%)及真菌感染率(10.00%)均较高,但以革兰阴性菌增加的趋势最明显(P=0.035)。2组间置管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文化程度、腹膜炎诱因、病死率、残余肾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首次腹透液白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质量指数、严重高血压、低血红蛋白、低血白蛋白为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过高、严重高血压为腹膜透析者频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保持标准体质量指数,积极按时规范治疗腹腔内源性感染有助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癌2号方对气血两虚型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门诊符合标准且完成6个月抗癌2号方中药治疗的60例病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抗癌2号方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临床主要症状评分、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的影响。患者开始口服抗癌2号方前及服药6个月后各检测1次免疫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9以及CD3-CD16/56+),观察服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采用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观察患者体力状况,同时观察临床主要症状的评分变化。结果服药后,CD3(65.21±9.90)%、CD8(26.19±8.60)%,较服中药前的(66.35±10.23)%和(27.45±9.46)%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较中药治疗前也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NK细胞、CD19较中药治疗前也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服药前。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71.33±8.33)显著高于服药前(68.17±7.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抗癌2号方对结直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的调节作用,可以使CD8显著下降,从而使CD4/CD8比值上升,并可使低于正常人群CD19上升到正常范围,并有降低NK细胞的趋势;能显著改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Chiari畸形(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CM),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较常见的颅颈交界区先天畸形~([1])。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常于青壮年时期发病,呈进行性发展,可并发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2])。如干预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的残疾。主要表现为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穿过枕骨大孔疝入椎管内或伴延髓和第四脑室延长下移,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产生延髓、上颈段、颅神经、颈神经、小脑受累和颅内压增高表现~([3])。目前常规治疗主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汇报了1例采用右侧胫前动脉-足弓动脉自体大隐静脉血管旁路术+浅组静脉动脉化手术方式治疗右下肢动脉严重钙化闭塞病例, 患者术后右下肢血运明显改善, 证明了该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并对这一手术方式进行相关的文献回顾及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在线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丰富的抗震救灾和项目管理经验,依托PDCA循环持续优化"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结果"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建立快速反应工作闭环,整个项目组运行良好、系统运维稳定。结论"华西项目化工作模式"为疫情在线防控工作提供了工作路径,采用互联网+方式远程协作办公方式,有效促进疫情应急管理科学化,在疫情在线干预防控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的耐受对小鼠骨吸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表达水平,以及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1×10~9CFU P.gingivalis口内涂布给菌5 d,磷酸盐缓冲液(PBS)洗脱后,再次口内涂布P.gingivalis给菌2 d,构建Balb/c小鼠牙周组织耐受模型。10 d后收集新鲜牙龈组织,采用western bolt检测牙龈组织中IL-1β、OPG和RANKL表达水平的变化。6周后,收集上颌骨,采用亚甲基蓝染色法检测牙槽骨吸收水平的改变。结果:耐受组小鼠牙龈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较非耐受组降低,OPG/RANKL比值较非耐受组升高。亚甲基蓝染色结果显示,耐受组小鼠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ABC-CEJ)的距离小于非耐受组(P<0.01),说明耐受组小鼠牙槽骨吸收较非耐受组降低。结论:P.gingivalis诱导小鼠牙周组织耐受后,小鼠牙龈组织中骨吸收相关因子IL-1β分泌降低,OPG/RANKL比值升高,抑制了牙槽骨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