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侵犯上矢状窦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侵犯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4~63岁,平均49岁。颅内压增高者9例,癫痫发作3例,偏瘫等定位体征4例。肿瘤部位均为单侧。对14例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同时行受累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11例,受累上矢状窦部切除3例。结果 14例患者手术结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9例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后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3例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缓解,4例术前偏瘫等定位体征患者,术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年,1例患者术后脑膜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其余13例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镜下全切除,同时行受累矢状窦切除,或上矢状窦壁切除加重建上矢状窦,可有效治疗侵犯上矢状窦的窦旁脑膜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7例严重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合并代谢综合征),对照组(n=77,无代谢综合征),收集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严重创伤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1个月生存情况,分析MS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肾损伤、MODS、ARDS、心脏骤停、褥疮、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导致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唯一MS组分。结论:代谢综合征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不良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组分与患者早期生存率密切相关,临床对合并代谢综合症的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以改善其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内后对脑组织内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NSCs;选取SD大鼠180只,随机取60只大鼠为健康对照组(A组),余120只采用Ⅳ型胶原酶诱导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两组:B组60只为单纯脑出血组;C组60只为脑出血+NSCs移植组,三组大鼠分别在NSCs移植后6 h、1 d、3 d、7 d、14 d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脑组织匀浆,以EHSA方法分别检测三组大鼠脑组织内5个时间点IL-6、TNF-a的表达,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结果 与单纯脑出血组比较,脑出血+NSCs移植组能够显著降低IL-6、TNF-a表达(P<0.05)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P<0.05).结论 大鼠NSCs脑内移植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内IL-6、TNF-a的表达,并能够改善运动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方剑波  何柏云 《中外医疗》2012,31(19):22-22
目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方式和观察其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8月入院治疗的158例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组采取的是Gamma钉固定。跟踪随访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实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出血少、固定更牢固、疗效确切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何柏云  方剑波 《中外医疗》2012,31(10):124-125
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术后的下肢肿胀防治方法。方法分析骨科创伤术后的肿胀的发病机制,以及肿胀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现象研究。结果策定4种骨科创伤术后的下肢肿胀防治办法:药物消肿、抬高惠肢,早期功能饭炼,骨折创伤治疗仪。结论总之,骨科创伤术后患肢肿胀是受多种因素合作的综合结果,护理中可以对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环节进行有效干预,以达到减轻以及消除患者下肢肿胀的目的。通过以上4种骨科创伤术后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控制因骨科创伤而引起的的下肢肿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谷氨酰胺(Gln)水平变化与医院获得性感染(HAI)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8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115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HAI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与第2天血浆C反应蛋白、白蛋白差值和Gln下降率等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HAI的相关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住院时间、Hunt和Hess分级、BMI、收缩压、高血压、动脉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年龄、糖尿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P <0.05)。两组患者白蛋白差值、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CRP差值、Gln下降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 <0.05),血红蛋白低于未感染组(P <0.0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差值[O^R=1.750(95% CI:1.148,2.668)]和Gln下降率[O^R=2.219(95% CI:1.536,3.207)]为aSAH患者发生HAI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血红蛋白[O^R=0.930(95% CI:0.886,0.976)]为独立保护因素(P <0.05)。列线图预测HAI的一致性指数为0.920(95% CI:0.876,0.939)。结论 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aSAH患者Gln下降率与HAI相关,结合Gln水平动态变化所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HAI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