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噪声是当今世界第三大公害。生产性噪声是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因素。现对本市诊断的56例噪声性耳聋患者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以及工龄、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查,以探讨噪声性耳聋的发病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体检对象具有五年以上噪声作业工龄为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1组,同时选取同期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2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96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hs-CRP、SAA、IL-18水平进行检测,比较3组研究对象hs-CRP、SAA、IL-18水平。结果研究1组入院第1天hs-CRP水平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入院第3、7、14天hs-CRP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入院第1天SAA水平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入院第3、7、14天SAA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入院第1天IL-18水平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入院第3、7、14天IL-18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SAA、IL-18水平较高,且其水平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在进展性脑梗死中hs-CRP、SAA、IL-18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减痛分娩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9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减痛护理组(99例)和常规护理组(9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减痛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呼吸减痛分娩法,观察两组的产妇疼痛、顺产率、产程时间等。结果减痛护理组疼痛程度轻,产程短,产后出血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减痛分娩法可减轻自然分娩的疼痛、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是集理念、方法、技巧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符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有效促进产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8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效果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并于术后半年进行电话随访和来院复查,分析其长期的疗效。结果 286例患者起病时均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无痛性抽搐,随病程延长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本组术中均能见到有动脉或静脉血管异常而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干处。术后随访6月至1年,230例症状完全缓解,52例明显减轻,4例手术无效。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醇栓塞介入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聚乙烯醇(PVA)栓塞化疗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在中央型肺癌介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24例和21例.行支气管动脉及其他供血动脉造影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对照组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疔药,而试验组用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依血供情况分别经每一条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继以聚乙烯醇(PVA 300~600 μm)经微导管栓塞上述每一条供血动脉.结果 对照组缓解率(CR PR)50%,实验组缓解率(CR PR)90.4%.对照组获得手术根治机会者2例,术后全部化疗,余22例行综合治疗.实验组获得手术根治机会者达7例,术后全部化疗,余14例行综合治疗.随访2~24 个月,对照组3例死亡,实验组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聚乙烯醇栓塞介入治疗中央型肺癌,其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灌注.长期疗效有待于大量增加的临床病例及长期随访,以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喀什地区巴合齐乡1987年流行的肠道传播非甲非乙肝炎(ET-N-ANBH)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该乡共发生403例ET-NANBH病例,发病率为2.62%;1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及病例与水源分布分析,该乡的ET-NANBH的流行主要与土合齐水渠受污染有关,其次是巴扎上的食物传播。  相似文献   
7.
病人女,22岁。拟诊化脓性阑尾炎在某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持续性腹痛腹胀,呕吐高热,经胃肠减压、输液、抗炎治疗5天,未见好转,于1989年7月23日转来本院。第一次手术(1989年7月26日)。拟诊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率变化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接受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4例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26例,男58例.依扫描过程中心率75次/分为界分为低心率组及高心率组,每组又根据扫描过程中心率变化次数以10次/分分为心率变化稳定组及心率变化不稳定组.对心率变化与图像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58个节段中有768个节段为可诊断图像.低心率稳定组有98.3%、不稳定组有80%的图像可用于诊断;高心率稳定组有63%、不稳定组有42.8%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变化对图像质量有明显影响.结论适当控制心率及其波动,正确应用后处理重建算法可以明显改善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子宫动脉栓塞术:两种栓塞剂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液化碘化油、平阳霉素混合液在子宫肌瘤栓塞术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3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栓塞治疗,其中A组(42例)采用聚乙烯醇微粒(直径500~700μm)作为栓塞剂,另外B组(41例)采用超液化碘化油和平阳霉素混合液作为栓塞剂.观察栓塞前后血清FSH、LH、E2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栓塞前及栓塞后3个月、6个月血清性激素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出现1例永久性闭经及1例膀胱损伤.结论:从近期追踪观察来看聚乙烯醇和碘油、平阳霉素混合液两种栓塞剂在子宫肌瘤栓塞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因为碘油的液体特性,一旦发生误栓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和异氟醚后处理组(I组),每组6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于平衡灌注末及再灌注30、90 min时记录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LV+ 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灌注结束后,取心尖部心肌组织1 mm3,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评分,剩余心脏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IS).结果 与R组比较,S组和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指标改善,MIS减小,线粒体损伤减轻(P<0.05);与S组比较,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变差,MIS增大,线粒体损伤程度加重(P<0.05).结论 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MIRI中均有保护作用,但七氟醚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氟醚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