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同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及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胃肠外科行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同时行胆囊切除术的15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行腹腔镜下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85±25.4)min,术中出血量为(45.8±20.0)ml,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12.5±4.5)枚,术后1~4 d排气,病人排气后即开始进食流质,平均住院时间为(11.6±5.3)d。术后随访3~2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病人。术后有1例病人出现吻合口瘘,予以双套管冲洗后愈合。术后3例病人出现油腻饮食后饱胀不适感,均在3个月内症状缓解。结论对符合指征的病人同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及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贴壶腹钝性分离法在冰冻Calot三角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el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应用贴壶腹钝性分离法为136例冰冻Calot三角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成功完成LC,手术时间40~95 min,平均52.1 min;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淡红色或淡黄色渗液,引流量30~120 ml/d,平均62 ml/d;引流管拔除时间1~4 d,平均2 d;术后下床活动、进食时间与普通LC相同,均为术后第1天;术后住院4~7 d,平均5 d;全组未发生肝外胆管损伤及手术死亡,3例(2.20%)术后轻微胆漏经保守处理治愈。2例(1.47%)意外胆囊癌、3例(2.20%)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患者再次行开腹手术;5例(3.68%)因结石嵌顿剥破胆囊管而中转开腹。结论:LC术中遇Calot三角解剖不清(冰冻Calot三角)时应用贴壶腹钝性分离法可预防胆管损伤、减少中转开腹,扩大了LC的手术适应证,值得有经验的术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16例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意外损伤周围脏器或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从而被迫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60~21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20~400 ml,平均163 ml。3例脾外伤患者回输自体血800~1500 ml,3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因术前贫血与凝血异常分别输红细胞悬液600 ml、冰冻血浆400 ml;1例脾血管瘤患者术后并发脾窝包裹性积液,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治愈;1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予以融栓抗凝治疗恢复。均于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24 h拔除胃管并进全流质饮食,术后住院5~14 d,平均7.3 d。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美容、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1例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有黄疸患者在术后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好转;并发肝断面胆漏4例(5.6%)、出血2例(2.8%),腹腔感染12例(16.9%),肺炎3例(4.2%),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4.2%),予以保守治疗后恢复。随访1年,除2例(2.8%)并发胆管癌患者死亡外,有7例(9.9%)患者肝内再次出现泥沙样结石。结论以右肝切除为主要手段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适当、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加味真武汤治疗高血压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还会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根据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病程的转归以及并发症等,此病归人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阳上亢”、“中风”等范畴。目前在临床工作中,高血压病多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亏损、痰浊内阻四  相似文献   
6.
7.
彭泉 《大医生》2024,(2):76-78
目的 探讨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阴道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经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7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研究组产妇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疗效、产后出血量、产后宫底下降程度、凝血功能及产后1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产妇产后第1、3、5天的宫底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分娩后,研究组产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产妇宫腔积血发生率、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和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较好,在促进产妇子宫复旧的同时可促进凝血功能恢复,值得...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切除术中采用甲状腺背侧支血管定位喉返神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根据不同喉返神经定位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研究组采用甲状腺背侧支血管对患者喉返神经进行定位,对照组通过充分暴露患者甲状腺背侧面寻找喉返神经,分析研究组患者喉返神经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的位置关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43例研究组患者均顺利找到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血管直径(246±025)mm,与甲状腺软骨下角距离为(128±037)cm,以静脉形式出现者占1860%、认动脉形式出现者占8140%,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深面者占9070%、位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浅面者占930%,喉返神经与甲状腺背侧支定位血管呈垂直关系者占9302%、呈平行关系者占698%。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982±1341)min vs. (10896±1457)min]、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3534±579)ml vs. (4627±644)ml]、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切除术应用甲状腺背侧支血管对喉返神经进行定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1型糖尿病(T1DM)儿童微小RNA miR-541基因进行筛查,以了解T1DM儿童该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T1DM患儿69例和46名健康对照儿,用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miR-541基因-1084~+167区域的遗传变异进行筛选;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筛选出的特定变异位点检测,并用RNA二级结构分析软件RNAfold分析.结果 发现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据库报道的SNP(rs12893725),以及新发现3个未报道的基因变异,其中-284杂合C→T、-569杂合G→A为SNP在健康对照和糖尿病儿童均存在,其发生率、发病年龄和发病时糖化血红蛋白在患者和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因-404杂合G→T基因变异仅在3例糖尿病患者发现,随后采用RFLP对该位点变异在另外10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筛查,发现健康对照者和T1DM儿童的-404杂合D→T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1/(46+105)和3/69,是一种少见SNP,RNAfold分析发现-404G→T基因变异显著影响miR-541前体二级结构,可能导致其处理和表达差异.结论 发现miR-541基因在T1DM存在遗传变异,其中-404杂合G→T是可能的糖尿病相关变异.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内脂质的异常累积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fatty liver, 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 PGC-1α)是一种转录共激活因子,能调控能量代谢,在线粒体的生物合成、糖脂代谢、机体适应性产热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AFLD存在复杂的病因病机,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和特效药。中药擅长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临床已广泛用于治疗NAFLD。本文综述中药调控PGC-1α,从影响胰岛素抵抗、脂质堆积、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方面改善NAFLD,为中药治疗NAFLD机制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