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作用的肯定主要源于临床应用,迄今尚无一项能够准确评价其有效性的实验室指标。有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是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为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CD63表达变化,探讨以血小板活化程度反映氯吡格雷(75 mg)、奥扎格雷钠(80 mg)与阿司匹林(0.15 g)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75 mg)联合奥扎格雷钠(80 mg,联合治疗组)及阿司匹林单药(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升高(P=0.001,0.032);治疗后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403,P=0.250;F=2.830,P=0.063),但NIHSS评分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4.518,P=0.013)。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但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之疗效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并无差异。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测定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可以用于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但CD63表达的临床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典型脑干梗死常表现为眩晕、交叉瘫、交叉性感觉障碍、复视、眼肌麻痹、四肢瘫等;随影像学技术发展,临床发现很多脑干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有中枢性面舌瘫、偏身运动和/或偏身感觉障碍等与对侧大脑半球病灶相似的体征,遵循经典定位理论常造成错误定位诊断。该文结合影像学资料,对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不典型脑干梗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时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7例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时21例发生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出血的发生与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排空量、血压、手术定位及操作手法相关。结论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时再出血的原因,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反应蛋白(CRP)是最敏感的急相蛋白指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目前的研究发现,CR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有关.与冠心病相比,超敏CRP与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更为紧密.文章就CRP的生物学特征、影响CRP水平的因素、CRP水平和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1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多尿口干多饮,体重下降半年,四肢麻木2d”于2015-05-18收住作者医院内分泌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间断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及珍菊降压片,未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无疫苗接种史.无输血史及吸毒史.入院诊断: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入院后渐四肢肢端麻木加重,无力,蹲下起立时明显,口周麻木,咀嚼无力,漱口漏水.于2015-05-20经神经内科会诊,查体:体温36.2℃,脉搏109次/min,血压163/99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指数27.9 kg/m2,腰围92 cm.  相似文献   
6.
7.
回顾分析3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智力障碍、精神改变,无运动障碍,其中2例伴眼球运动障碍。MRI显示双侧丘脑和中脑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1例FLAIR成像呈现中脑V字征;1例MRA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主要由后交通动脉延伸,P1段发育不良,即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按照脑血管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提示典型临床表现、丘脑旁正中区对称性DWI高信号和FLAIR成像中脑V字征有助于早期诊断Percheron动脉梗死,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可能是Percheron动脉梗死的潜在先天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的表达,通过血小板活化的变化,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单药组(阿司匹林0.15 g/d)和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0.10 g/d+氯吡格雷75 mg/d),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病例CD62p、CD63阳性率,对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的CD62p、CD63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小板CD62p、CD6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治疗一周和二周后CD62p、CD63阳性率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治疗二周后与单药组比较CD62p、CD63阳性率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有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CD62p、CD63可以衡量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微创穿刺技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微创脑血肿穿刺技术治疗脑出血 80例 ,并与内科治疗组 6 0例进行比较 ,分别在入院治疗后 7天、14天、2 1天、2 8天观察脑水肿面积大小、脑血肿体积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技术组脑水肿轻、脑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 ,脑血肿体积减少快 ,神经功能康复好 ,与内科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微创脑血肿清除技术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学青  张铮  李海香  彭子娟  王承竹 《全科护理》2020,18(18):2238-2241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病人护理中应用效果及对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心脏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采用中国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CQQC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病人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有效促进病人心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