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微创跖骨近端闭合楔形截骨术(proximal closing wedge osteotomy,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度外翻患者45例(50足),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40.1±13.0)岁(范围17~67岁)。50足均采用微创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通过X线片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跖趾关节远端固定角(distal articular set angle,DASA),趾骨间角(interphalangeal angle,IPA),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第一跖骨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并计算前后差值。结果4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0±2.04)个月(范围12~22个月)。无复发病例,无转移性跖痛。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HVA分别为42.83°±4.63°、12.83°±1.53°、13.49°±1.33°、14.08°±1.49°、14.12°±1.35°,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IMA分别为18.29°±0.94°、7.84°±1.22°、8.31°±1.03°、9.01°±1.08°、9.09°±1.11°,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分别为(50.64±7.94)分、(88.80±2.68)分、(90.10±3.51)分、(91.20±3.89)分、(91.37±3.7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MA评分为(61.00±7.00)分、(90.90±5.02)分、(91.60±4.57)分、(93.20±3.61)分、(93.48±4.9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第一跖骨绝对短缩3.03 mm,相对短缩0.72 mm。结论微创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外翻可有效矫正外翻畸形,并且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中厚大块皮片移植术治疗创伤后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7月收治各种创伤导致皮肤缺损患者33例,最大创面面积为25.0cm×15.0cm,最小为3.0cm×5.0cm大小;术中将刺有小口的自体中厚皮片直接覆盖于准备好的创面上,予以适当加压包扎并换药治疗。结果 33例患者均在2周后拆除敷料,观察显示25例患者皮片全部成活,3例皮片局部出现水疱、5例患者渗液较多,皮片呈暗紫色,经过换药皮片均在3周内成活。其中28例患者得到了3~14个月随访,术后皮片质地、色泽、弹性良好,无一例出现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障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中厚大块皮片移植术治疗创伤后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7月收治各种创伤导致皮肤缺损患者33例,最大创面面积为25.0cm×15.0cm,最小为3.0cm×5.0cm大小;术中将刺有小口的自体中厚皮片直接覆盖于准备好的创面上,予以适当加压包扎并换药治疗。结果 33例患者均在2周后拆除敷料,观察显示25例患者皮片全部成活,3例皮片局部出现水疱、5例患者渗液较多,皮片呈暗紫色,经过换药皮片均在3周内成活。其中28例患者得到了3~14个月随访,术后皮片质地、色泽、弹性良好,无一例出现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障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糖尿病大鼠足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组(DM组)、人参皂苷Rg1(G-Rg1组)和阳性对照组。DM组和G-Rg1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均进行足部创面造模。阳性对照组不予干预,正常愈合;G-Rg1组,按40 mg·kg~(-1)·d~(-1)的剂量予以G-Rg1生理盐水溶液灌胃;DM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干预后3、7、14 d取创面组织,进行评价。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HE和Masson染色表明,G-Rg1组和阳性对照组的上皮连接完好,新生胶原纤维和管腔组织均优于DM组。各组大鼠Col-1、Col-3及VEGF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均在术后前期达到高峰,术后14 d明显回落,组间比较显示,G-Rg1组和阳性对照组表达显著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Col-1、Col-3及VEGF蛋白的表达均在术后前期达到高峰,术后14 d回落,Col-1及VEGF组间比较显示,G-Rg1组和阳性对照组表达显著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l-3的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术后7 d的阳性对照组显著优于G-Rg1组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Rg1组与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g1可以通过上调VEGF和Col-1、Col-3的表达来促进新生血管和胶原蛋白的生成,从而改善糖尿病大鼠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Juvara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母外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 2018年8月佛山市中医院骨八科治疗的重度母外翻患者45例(50足),均采用微创Juvara联合Akin截骨术。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通过X线片测量母外翻角、跖骨间角、跖骨远端关节角、跖趾关节远端固定角、趾骨间角,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OMA)评分标准进行测评。 结果 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17个月,平均(14.20 ± 1.55)个月,无复发病例。上述指标及评分方面,术前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微创Juvara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母外翻疗效确切,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肉苁蓉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肉苁蓉在神经药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结果结论 肉苁蓉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保护脑组织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拔脓膏配合黄油纱治疗新鲜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按分层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清洗创面后外敷中药拔脓膏,待肉芽长出后,改敷2层黄油纱;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清洗创面及外敷优锁纱,待肉芽长出后,改敷2层黄油纱;两组均每天换药1次,每次换药时评估创面疗效,观察比较用药后1周、3周肉芽状况、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体疗效、肉芽生长状况、抑菌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脓膏配合黄油纱能促进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分析全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手术治疗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患者纳入课题分析中,治疗方式为全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手术,比较不同时间点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查体结果、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踝关节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踝关节跖屈角度、踝关节背伸角度、踝关节内翻角度、踝关节外翻角度较手术前有显著的好转(P0.001);Davis-Weber A、B、C型患者术后疼痛、异常步态、踝部支撑与自主功能、踝关节屈伸情况、最大步行距离和踝关节的稳定性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Davis-Weber A、B、C型术后患者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踝关节跖屈角度、踝关节背伸角度、踝关节内翻角度、踝关节外翻角度较术前有了显著的好转(P0.001)。术后随访两年,患者踝关节查体结果与术后相比,能够得到较为良好的维持,各项查体结果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及术后随访两年,均无显著的神经损伤、感染、皮缘坏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患者采取全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踝关节查体情况良好,术后AOFAS评分及VAS评分显著降低,临床效果显著,预后患者疼痛、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