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观察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5 cm≤直径≤15 cm)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达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肝巨大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2例行PRFA治疗(A组),36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B组),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临床治愈率等指标,评价两种方案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一例死亡。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临床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RFA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疗效相当,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具有微创、痛苦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的优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PRFA可为肝巨大血管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替代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h检测两组血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MDA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术后24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MDA水平较术后24h较明显升高(P〈0.05)。与OC组相比,LC组患者血MDA水平在手术结束即刻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24h明显低于OC组(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SOD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血GSH—Px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LC组血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由于CO2气腹导致氧化应激产生,但术后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新抗菌药物的研发和问世,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现结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说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使药学工作立足患者,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小儿肝移植已逐渐开展,手术例数逐年递增,按常规小儿受体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ion,IS)治疗.但IS的长期使用不仅带来受体生活不便和经济上的巨大负担,而且药物本身还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感染和代谢紊乱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小儿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序贯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达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1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择期LC手术难度,将患者分为非困难组(n=62)和困难组(n=52),比较两组相关临床及生化指标情况。通过PTGBD-LC间隔时间预测手术难度绘制ROC曲线,得出截断值。以该值为节点分为短间隔组(n=58)和长间隔组(n=56)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情况。以PTGBD-LC间隔时间为自变量、困难LC比例为因变量,进一步绘制拟合曲线,研究PTGBD-LC间隔时间与LC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4例患者,非困难组患者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上腹部手术史比例、生化指标(NLR、PLR、ALT和γ-GT)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困难组(均P<0.05),而PTGBD-LC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困难组(P<0.05)。以PTGBD-LC间隔时间预测手术难度绘制ROC曲线,得出AUC为0.778,截断值为53.5 d,当PTGBD-LC间隔时间>53.5 d时,困难L...  相似文献   
6.
有不少药品可引起粒细胞减少,但出现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临床也较少见,现报告他巴唑引起严重粒细胞缺乏1例。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行射频消融保脾治疗的23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全部保脾成功,其中单纯射频消融14例,脾部分切除加射频消融9例,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25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3例随访18个月以上,血液学检查、免疫学功能测定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CT扫描和B超检查示保留脾显像良好。适宜的外伤性脾破裂采用射频消融保脾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保脾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施行的75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ERCP成功率为89.3%(67/75),出现并发症22例(29.3%),ERCP术后胰腺炎(PEP)6例(8.0%),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3例(17.3%),胆道感染3例(4.0%),无胆道出血及胆道穿孔病例。未出现与ERCP术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诊治性ERCP并发症大多经保守治疗能够治愈,且高淀粉酶血症/PEP主要与胰管显影、插管困难、ERCP操作时间过长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次手术切除和经皮射频消融方法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复发病例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状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58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其中二次手术切除的患者25例(二次切除手术组)、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33例(RFA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l8.0分析,两组生化指标等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独立t检验,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情况、生存状况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0.05,双侧概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LB、GGT指标RFA组均好于二次手术切除组(P<0.05);二次切除手术组患者并发症总的发生例次(34例次)明显高于RFA组(10例次)患者(P<0.05)。RFA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9.1%)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84.8%)均明显优于二次切除手术组(28.0%、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技术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优于二次手术切除,患者有更好的肝功能、肿瘤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及长期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治价值。方法:75例病因不确切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ERCP检查,并与MRCP对比分析ERCP诊治结果。结果: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符合率84.0%(63/75),明显高于MRCP诊断符合率53.3%(4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MRCP对胆系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1%(35/38)、78.9%(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系结石以外的病因所致梗阻性黄疸,ERCP诊断符合率为80.0%(28/35),明显高于MRCP28.6%(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下取石成功。结论:在明确梗阻性黄疸病因方面的作用,目前MRCP尚不能取代ERCP。ERCP对于部分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