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变化特点,并进行PhNR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视野平均缺损值(MD)、杯盘比(C/D)的相关性研究,探索PhNR在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及视神经节细胞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健康者20例20只眼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18例20只眼。分别对两组进行ERG、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并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分别与MD、C/D和RNF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最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视神经萎缩组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也没有显著性意义,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且PhNR的振幅与视神经损伤情况如RNFLT(r=0.665)、MD(r=0.564)、杯盘比(r=0.686)等相关(均为P<0.01)。结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眼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明显下降甚至消失,PhNR可用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的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1 9例19只眼行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2 mg/6~8 mL,2.5~4 min)及可松解缝线.术后1天、2周和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前房深度、眼底C/D、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完全及部分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成功率78.9%(1 5例),部分成功率10.5%(2例),失败10.5%(2例).术前用3~5种降眼压药,眼压控制于27.7±10.1 mmHg.术后随访仅三人需使用1~2种降压药物.眼压下降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1天(11.8±7.7 mmHg,P<0.001),术后2周(10.1-±4.2 mmHg,P<0.05),1个月(12.0±4.0 mmHg,P=0.001),6个月(12.2±3.4 mmHg,P<0.001),1年(13.1±3.3 mmHg,P=0.001)及2年随访(14.5±2.5 mmHg,P=0.001),眼压下降均具有显著性意义.术后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及C/D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末次随访滤过泡弥散隆起57.9%(11例),微囊型15.8%(3例),瘢痕型21.1%(4例),包裹型5.3%(1例).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房水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黄斑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在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中的不同渗漏亚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ICGA确诊为PCV的137例144只患眼进行ICGA渗漏状态的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 在144只PCV患眼的ICGA中,110只眼出现晚期染料渗漏(渗漏型,76%).渗漏型又可分为三个亚型:息肉灶渗漏型(47只眼,42.7%)、异常分支状脉络膜血管渗漏型(14只眼,12.7%)和混合渗漏型(49只眼,44.5%).其他34只眼显示出晚期病灶的消退和(或)呈冲刷现象(消退型,24%).在渗漏型中,色素上皮脱离(PED)、最佳矫正视力(BCVA)<0.1及陈旧性视网膜下出血的比例分别为56.4%(62只眼),19.1%(21只眼)和4.6%(5只眼);消退型相应比例分别为8.8%(3只眼)、50%(17只眼)和38.2%(13只眼)(P<0.001),同时消退型的病程显著长于渗漏型(P<0.001).结论 在ICGA中可以观察PCV病灶的晚期渗漏及消退现象,其中以渗漏型居多.混合性渗漏是渗漏型中最常见的亚型.渗漏型多表现PED,较好的BCVA以及较短的病程,而消退型则更易表现视网膜下陈旧性出血、较差的BCVA以及较长的病程.这可能提示前者为活动性病灶或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后者则为静止性病灶或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眼科医师为例探索构建临床医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为临床医师执教能力的量化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确定临床医师教学评价指标框架, 运用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由专家分配教学评价指标权重, 初步构建临床医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 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同一亚专科(青光眼科)承担教学任务的8名临床医师的执教能力。结果专家咨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 初步构建的评价框架共涵盖3个一级指标, 10个二级指标, 27个三级指标, 所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CR<0.1, 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的权重最高为"专业水平"(0.490), "教学能力"(0.280)及"教学效果"(0.230)的权重相当。8名临床医师的教学综合评价分数均在80分以上, 总体在"教学效果"的平均分(83.4分)低于"专业水平"(86.6分)和"教学能力"(86.1分), 个例分析发现①号临床医师在"授课表达"方面得分最低(82.0分)。...  相似文献   
5.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uter occult retinopathy)是急性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区域视野缺损的症候群,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急性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畏光,眼底外观我数正常,视网膜电图(ERG)异常,自1993年Gasd报道以来,已报道近百例,我们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电图PhNR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视负向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是接收视锥细胞信号的第三级神经元产生的,ERG中紧接着视锥细胞b波出现的一个负相波。  相似文献   
7.
遗传性视网膜劈裂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少,现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探讨治疗前后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研究.共纳入黄斑型PCV患者13例(13眼),男8例,女5例,年龄(60.2±7.7)岁.所有患者接受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指导下6 mg/m2剂量光敏剂Verteporfin的PDT治疗83 s,3 d后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1.5 mg(0.06 ml).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记录视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mfERG各环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采用Friedman's检验观察视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当检验发现显著性改变时,采用Wilcoxon检验以比较治疗前后视功能的改变.结果 仅一例患者因为FFA的持续渗漏而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接受了再次治疗.治疗后平均logMAR视力逐渐提高,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3,P=0.005;Z=-2.620,P=0.009).与治疗前相比,6个环的潜伏期无明显下降.治疗后3个月,1环P1波(Z=-2.271,P=0.023)及2环的N1、P1波(Z=-2.202,P=0.028;Z=-1.992,P=0.046)振幅密度明显升高.治疗后6个月,1环P1波(Z=-2.432,P=0.015)及2环的N1、P1波Z=-2.158,P=0.031;Z=-2.118,P=0.034)振幅密度的升高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PCV后病灶血管渗漏改善,视力提高,外层视网膜功能部分恢复.mfERG可以作为一种评价联合治疗后PCV患者视功能变化情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用5μm滤过器联合三通管除去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混悬液中赋形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5μm滤过器联合三通管将TA混悬液置换成眼内灌注液,并分别对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和老年黄斑变性导致黄斑囊样水肿行玻璃体腔注射;4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黄斑裂孔患者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arsplanavitrectomy,PPV)辅助应用。观察PPV辅助应用时,玻璃体后皮质、视网膜前膜和内界膜与TA结合情况。随访1m-6m,观察矫正视力、眼内压、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变化。结果5μm滤过器联合三通管可除去曲安奈德混悬液赋形剂,而保留药物有效颗粒。在PPV辅助应用时,TA能与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内界膜结合,显示残留玻璃体后皮质和前膜,能发现内界膜。PPV辅助应用41例中,视力稳定和提高30例,4例发生眼内压升高,白内障进展2例。玻璃体腔内注射102例中,77例视力稳定和提高两行,28例发生眼内压升高,7例发生晶体后囊混浊。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眼内炎。结论滤过器联合三通管能有效除去曲安奈德混悬液中的赋形剂,可应用于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术中辅助应用。该方法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