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析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病机特点。方法:对13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舌诊、脉诊内容进行归类统计,计算其出现频次及构成比等;对患者血压、脉率、体温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计算其均值及标准差等。结果:患者舌黯118次,占85.51%;舌质黯红49次,占35.51%;苔薄腻99次,占71.74%;苔腻黄或微黄31次,占22.46%;弦滑脉73次,占52.90%;收缩压(SBP)、脉率(PR)、体温(T)、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的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131.83±11.68)mmHg、(75.80±4.72)bpm、(36.52±0.25)℃、(5.58±1.67)×109/L、(59.37±8.56)%、(5.51±1.49)mmol/L、(6.30±1.14)%、(4.37±0.95)mmol/L。结论:就病因而言,瘀、浊(痰湿等)、风、热(火)在后循环缺血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就病机特点而言,正气尚充、邪气偏实。然而,血压、血糖、血脂等现代医学中的检查结果在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病机的判定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凉血通瘀方,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LPO、SOD、NIHSS评分、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LPO、SOD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通瘀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有一定疗效,可以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患者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5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证机要素及证型进行分析,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证机要素及证型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证机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结果 8种证机要素一共出现1 487频次,其中风、阴虚、气虚3种证机要素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22.33%,21.56%,20.58%,且在各期所占比例相对稳定。五种证型共出现447频次,出现频次最多的证型为肝肾阴虚型135次(30.2%),其次为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痰热动风,血瘀动风。结论阴虚、气虚及风是帕金森病的关键证机要素,肝肾不足是帕金森病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除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予多巴丝肼片加益肾除颤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多巴丝肼片加安慰剂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MDRSPD)、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计时运动试验次数、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的安全性指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MDRSPD、UPDRSⅢ评分降低(P0.05,P0.01),左、右手计时运动试验次数均升高(P0.05,P0.01);治疗组治疗1、2个月NMSS和NMSQuest评分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2个月UPDRSⅢ评分降低(P0.05),左、右手计时运动试验次数升高(P0.05),治疗1、2个月NMSS和NMSQuest评分降低(P0.05,P0.01)。结论益肾除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可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病机证素理论指导下益肾除颤汤加美多芭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56例帕金森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脱落7例,对照组74例给予美多芭加安慰剂,观察组75例给予美多芭加益肾除颤汤,30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患者帕金森病日常生活质量量表(PDQ-39)、自主神经障碍症状问卷表(SCOPA-AUT)中消化系统症状、中医证候量化分级量表、简易精神量表(MMSE)及唾液分泌临床分级量表(SCS-PD)。结果:观察组患者PDQ-39、中医证候量化分级量表、PCS-PD评分及SCOPAAUT中流涎、腹胀、便秘、排便困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之美多芭加安慰剂,在病机证素理论指导下拟定的益肾除颤汤加美多芭能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种口腔护理液在神经科昏迷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年2月—7月神经科收治的90例昏迷患者,根据口腔护理液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用中草药口腔护理液)、生理盐水组、银尔通组(使用银离子抗菌液).3组均按常规口腔护理操作2次/d,共14 d.比较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口腔pH值、口腔...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比较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下丘脑与全脑脑区的功能连接差异,探讨针刺治疗POI的中枢机制。方法:以12例POI患者为针刺组,1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穴组1取百会、中脘、神庭等穴,穴组2取双侧肾俞、次髎,针刺组予两穴组交替针刺治疗,30 min/次,3次/周(2次穴组1,1次穴组2),共治疗12周;健康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治疗前后通过改良Kupperman指数量表(K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状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含量;B超检测窦卵泡计数(AFC);针刺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分别在针刺治疗前后和入组后行rs-fMRI检查,以双侧下丘脑为感兴趣区,观察PO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下丘脑与全脑脑区的功能连接差异以及针刺前后POI患者的下丘脑与全脑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前KI、SA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SH、LH含量降低,KI、SAS评...  相似文献   
8.
抑郁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抑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规范疾病诊断体系并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组织全国7个省、直辖市中医和西医领域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共同制定《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以下简称共识).共识中西医并重,参考帕金森病、抑郁症等相关诊断标准制定帕金森病抑...  相似文献   
9.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以结肠传输减慢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结等。STC于1986被正式命名,最早是用来描述一些结肠口径正常表现出全结肠慢传输且无其他系统疾病的女性[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发病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肠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析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病机特点。方法:对13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舌诊、脉诊内容进行归类统计,计算其出现频次及构成比等;对患者血压、脉率、体温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计算其均值及标准差等。结果:患者舌黯118次,占85.51%;舌质黯红49次,占35.51%;苔薄腻99次,占71.74%;苔腻黄或微黄31次,占22.46%;弦滑脉73次,占52.90%;收缩压(SBP)、脉率(PR)、体温(T)、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的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131.83±11.68)mm Hg、(75.80±4.72)bpm、(36.52±0.25)℃、(5.58±1.67)×109/L、59.37%±8.56%、(5.51±1.49)mmol/L、6.30%±1.14%、(4.37±0.95)mmol/L。结论:就病因而言,瘀、浊(痰湿等)、风、热(火)在后循环缺血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就病机特点而言,正气尚充、邪气偏实。然而,血压、血糖、血脂等现代医学中的检查结果在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病机的判定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