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日趋增多,对于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药物预防和机械性预防的联合使用为国内外专家所推荐[1-2]。在临床工作中,我科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SCD(sequential compression device)感应抗血栓泵干预治疗预防DVT,并针对不同应用SCD感应抗血栓泵时间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上采取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方法。在基础预防措施中,我科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制定了术后预防DVT的系统功能训练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奚继明 《疑难病杂志》2011,10(8):631-632
<正>患者,28岁,因"孕足月第一胎,血压升高5个月,头痛24h,呕吐1h"入院。平素月经规则;不规律产前检查,孕早期无异常。孕20周时发现血压升高,予心痛定10mg口服,每8小时1次,血压130~150/90~100 mmHg。于入院前24h始出现头痛,为轻微钝痛,当时未测血压,未予重视;后发现视物不清,  相似文献   
4.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非溶栓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79例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组,在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丁苯酞胶囊口服,B组予血栓通或血塞通静脉滴注,C组联合应用上述两组药物,疗程与用法相同。三组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NIHSS和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评分A、C组[NIHSS:(5.27±1.81)分,(5.39±2.01)分;BI:(63.33±21.46)分,(63.48±19.58)分]与B组[NIHSS:(6.75±2.06)分;BI:(58.62±18.5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非溶栓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奚继明 《山东医药》2011,51(20):109-109,115
随着高嘌呤、高蛋白饮食的增加,我国高尿酸血症(HU)患病率逐年增高。血清尿酸(UA)浓度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周围血管病变和脑卒中发病及预后均存在一定关系[1],但UA升高是否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IRF)或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尚存争议[2]。本文就血清UA水平与脑卒中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同步放化疗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探索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新方法 ,但目前仍无固定的模式。我院自 1993年 4月~ 1996年 12月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及同步CAP方案的方法治疗了 42例非小细胞肺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我院收治的 84例经组织学和 (或 )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随机分成超分割放疗 同步化疗组 (A组 ,42例 )和超分割放疗组 (B组 ,40例 ) ,所有患者Karnofsky评分≥ 70分 ,年龄 17~ 76岁 ,2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见表 1。…  相似文献   
7.
老年脑血管病后遗症期患者因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呼吸系统结构退形性变,咳嗽反射减弱,饮食呛咳等因素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此类患者入院后常需留置胃管,鼻饲流食以保证足够的能量,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此类患者82例.通过采取正确地鼻饲方法,减少了误吸、腹胀、腹泻的发生,临床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与以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的不同点,以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正确翻身,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时间与方法,并及时有效的做好出院指导.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术后3~5 d即下床活动,随访3~12个月,5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经积极治疗后,均重返社会生活、劳动,未出现心理及社会问题.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位、固定效果好,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