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8例治疗后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表面结构。多数滤泡细胞为胞吞功能活跃的Ⅲ型细胞,较少为胞吐功能活跃的Ⅱ型细胞,而功能低下的Ⅰ型细胞更少见或缺如。从甲亢病例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表面结构的观察结果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滤泡细胞表面形态可以反映细胞功能周期变化及不同甲状腺疾病的功能状态。治疗后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内可见功能活跃的滤泡细胞转变为功能低下的细胞,从而亦反映了疾病的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2.
3.
电镜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素恩  王素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4):208-210,T010,11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过氧化酶技术鉴定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素在甲状腺组织中的分布,可以了解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功能状态。本文从13例桥本氏病的系列切片中,研究了上述两种成份在该病组织中的差异分布。研究结果显示:桥本氏病甲状腺组织中滤泡细胞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功能无显著变化,而甲状腺素的合成比其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针吸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例甲状腺癌及185例甲状腺良性疾病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超微结构中观察到的癌细胞核的三个主要特征,在针吸细胞学中可有相应表现,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涂片中岩石样巨核(电镜下的细桥伴分叶核)及核内嗜酸性球状小体(电镜下的核内胞浆包涵体)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比毛玻璃样核(电镜下的常染色质丰富核)要大。本组细胞学诊断发现5例早期癌变病例,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细胞常见于各种不同的甲状腺疾病。本文对14例不同甲状腺疾病伴嗜酸性细胞的病例进行了电镜研究。嗜酸性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是线粒体的大量聚积。线粒体的大量聚积可能是线粒体形成和消灭之间的平衡失调,尤其是消灭的速度减慢所致。嗜酸性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器很不发达,这可说明嗜酸性细胞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减少,甚至缺如。甲状腺素是甲状腺球蛋白合成的抑制剂,并可影响线粒体的复制。因此对嗜酸性细胞的产生,尤其是在功能亢进的甲状腺起到一部分作用。至于嗜酸性细胞腺瘤中的线粒体和细胞的增生,可能与不正常的线粒体DNA有关。  相似文献   
7.
1987年Ragde等首次将自动活检装置(Automatic Biopsy Device,简称ABD)用于超声引导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组织学活检,认为对于前列腺肿瘤的诊断,鉴别和癌分期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有关此项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尚无报道。我院1991年以来开展超声引导自动活检110余例,已获成功。现就其中22例经  相似文献   
8.
用光镜(LM)及透射电镜(TEM)研究Brenner氏肿瘤的报道已有不少。但对肿瘤组织学的辨认及组织发生学的观点存在较大分岐。Roth等认为肿瘤组织相似移行细胞癌,Woodruff等则认为相似宫颈鳞状细胞癌。不少作者另外又用TEM观察了本瘤,试图说明肿瘤的形态本质及组织发生学,但所观察结果及对组织发生学的观点仍有较大差别。我们亦曾用LM及TEM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妇产科病理学术会议于1994年4月18~21日在郑州召开。与会代表24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482篇,大会宣读18篇。会议交流内容广泛,总体学术水平有所提高。 1.外阴和子宫病理研究 用DNA原位杂交和PCR技术来诊断尖锐湿疣及真、假尖锐湿疣的鉴别,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应用流式细胞和单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