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百草枯中毒患者55例,根据是否给予MP冲击治疗分为两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剂量≤30mL时,给予MP冲击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总体生存情况较未予MP冲击治疗的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毒剂量>30mL时,MP冲击治疗并未能改善患者的预后(P>0.05);中毒剂量(P<0.05)、MP冲击治疗(P<0.05)是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尽早给予MP冲击治疗能有效改善低剂量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咪喹莫特联合梅花针治疗SKH-1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的疗效,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紫外线诱导成瘤的40只SKH-l皮肤鳞癌小鼠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无处理;梅花针组:每天梅花针叩刺所有瘤体1次;咪喹莫特组:每天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1次,剂量为1.2 g/kg;联合组:先梅花针叩刺所有瘤体,止血后再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1次,剂量同前.各组小鼠连续治疗30 d.每日观察并拍照记录各组小鼠肿瘤形态学变化,每3d测量1次瘤体大小,比较4组瘤体体积变化及小鼠生存率变化.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瘤体,比较4组瘤体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瘤体内干扰素(IFN)-α、IFN-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12 mRNA表达.结果 联合组小鼠背部瘤体生长缓慢,部分小的瘤体有消退现象;对照组、梅花针组和咪喹莫特组瘤体一直在增长,但梅花针组、咪喹莫特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慢.治疗前,4组小鼠瘤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P>0.05).治疗24d后,4组小鼠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6,P<0.05),LSD-t检验示,联合组瘤体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rank检验,4组小鼠生存率曲线分布不同(x2=8.32,P<0.05),联合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x2=4.62,P=0.03),而梅花针组、咪喹莫特组与对照组、联合组比较,小鼠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梅花针组细胞异形性明显,排列密集,可见大量的肿瘤细胞,部分可见角化珠,咪喹莫特组肿瘤细胞少许死亡;联合组肿瘤细胞大量死亡,核异形不明显,角化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联合组IFN-α、IFN-β、IL-12、IL-1β及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梅花针组和咪喹莫特组(均P<0.05),咪喹莫特组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能有效增强咪喹莫特抗SKH-1小鼠皮肤鳞癌活性及免疫学效应.  相似文献   
3.
报道1例以黄疸为表现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病例,该例患者初始起病以黄疸为表现,病程10年,通过肝活检组织病理确诊。结合文献对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现状、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加以复习,藉此对临床遗传性肝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简化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APE)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确诊的80例APE患者为APE组,选取同期疑诊为肺栓塞而临床排除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Wells评分及D-二聚体检测,计算相关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E组简化Wells评分及D-二聚体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化Wells评分和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0.814,简化Wells评分的最佳界值为1.5分,以此为界值时,早期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0%、55.0%。D-二聚体的最佳界值为1.545mg/L,以此为界值时,早期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60.0%。以D-二聚体0.5mg/L为界值,简化Wells评分可能性小组联合D-二聚体阴性对疑诊肺栓塞的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简化Wells评分及D-二聚体检测简便易行,简化Wells评分可能性小组联合D二聚体阴性可以排除部分非肺栓塞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甲状腺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脓毒症患者,记录治疗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依FT3水平分为低FT3组及正常FT3组,比较两组间Hs-CRP、心肌损害及休克发生率、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FT3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79例患者血培养阳性37例,治疗前患者血清FT3、FT4、TSH、TT3、TT4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者分别占73.4%、0、10.1%、98.2%及19.0%,低FT3组血Hs-CRP、肌钙蛋白I阳性率、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高于正常FT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与SOFA评分负相关(P<0.05),FT3、TT3水平与Hs-CRP负性相关(P<0.05),且为血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可伴有甲状腺水平的改变,该改变与患者病情严重性及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梅花针叩刺预处理对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影响,以及梅花针叩刺预处理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6例光线性角化病,3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3例原位鳞状细胞癌进行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同时选取皮损类型及分期类似的患者仅单纯ALA-PDT治疗作为对照组。 结果 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组单次治疗对光线性角化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ALA-PDT组[1级皮损12/12比10/14,2级皮损79.5%(31/39)比57.9%(22/38),3级皮损36.6%(15/41)比17.0%(7/41),均P < 0.05]。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组中光线性角化病获得完全缓解所需的治疗次数有所减少,3级皮损平均治疗1.9次获得完全缓解;单纯ALA-PDT组3级皮损平均2.6次获得完全缓解。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原位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厚度超过0.3 mm),获得完全缓解治疗次数少于单纯ALA-PDT组。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在增加梅花针叩刺后治疗效果亦增强。梅花针叩刺患者疼痛无明显增加。 结论 梅花针叩刺可增强ALA-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正本院近期诊断1例以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CT改变酷似肺癌的肺隐球菌病患者。这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少见,特撰文和大家交流。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农民。因"背部疼痛40余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无长期激素、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史,无鸟类接触史。背部疼痛表现为刺痛,活动时明显,休息后好转,伴有消瘦,偶有咳嗽,干咳为主,无畏寒发热,无气急。外院真菌(1,3)-β-D葡聚糖:803.5pg/m L。胸部CT提示两肺炎  相似文献   
8.
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头面部。发生于老年人的巨大侵袭性SCC尤为难治。本文报道1例光动力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巨大侵袭性SCC。患者,男性,96岁,左耳前出现红色增生物伴溃疡3年余,无疼痛及瘙痒。查体见:左耳前红色增生物伴溃疡(4 cm×4.5 cm×2 cm)。病理提示:侵袭性SCC。B超及头颅CT未发现转移灶。诊断:侵袭性SCC,T2期。予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9次后外用咪喹莫特治疗3月。皮损全部变平但是遗留色素减退斑。光动力治疗前采取梅花针前处理帮助5-氨基酮戊酸进入皮损内部。随访18个月无复发。提示光动力联合咪喹莫特可尝试用于难治性侵袭性SC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皮质醇质量浓度与老年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住院符合CAP诊断的老年患者,入选后第1个24 h内对CAP患者进行CURB-65评分、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等指标的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达到临床稳定的时间,以28 d是否存活为二分法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8 d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最终入选CAP患者60例,所有患者的28 d病死率为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血浆皮质醇及血钠,血浆皮质醇比值比(odds ratio, OR)1.016,95%CI(1.005, 1.028),血钠OR 0.893,95%CI(0.812, 0.983)。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血浆皮质醇较有明显增高,而血钠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浆皮质醇、血钠是老年住院CAP患者判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皮质醇升高和血钠水平的降低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极多通道射频负压治疗仪在面部年轻化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授受面部紧肤去皱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每位患者左右半侧面部随机分为治疗侧与对照侧。治疗侧给予6次射频治疗,对照侧不治疗。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分、面部VISIA照片皱纹评分以及受试者满意度评分分析双极多通道射频负压治疗仪对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侧面部皮肤外观紧致细腻、细纹减少;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随访6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88.26%和55.56%,3种级别皮肤皱纹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侧面部VISIA评分差值分别为0±0.87、3.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受试者对额部、眶周、鼻唇沟、下颌缘及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5.25±1.29)、(19.35±0.99)、(17.95±1.28)、(20.55±1.7)、(73.1±3.21)分,总体满意率为85%。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双极多通道射频负压治疗仪提升面部年轻化疗效可靠、安全,还可依据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治疗,临床应用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