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鹏  吴思荣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082-2085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导致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因受意识障碍、手术、深静脉置管、脱水治疗、全身性感染、长期卧床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发生VTE的高危人群,但VTE是可以预防的。目前TBI患者VTE的预防措施包括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等。由于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VTE的物理预防措施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和安全,已成为标准化预防血栓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凝治疗作为预防VTE的基础治疗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但针对TBI患者,由于担心抗凝药物会导致新的出血过程或最初出现的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进展,大多数创伤外科医生更倾向于延迟TBI患者的VTE药物预防。正确评估患者VTE风险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栓治疗,力求“抗栓获益/出血风险”最大化,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TBI后VTE的发病率、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几种镇痛方式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肌肉注射及口服镇痛药、自控硬膜外镇痛和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回溯我院16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住院患者,按照分别单独采用以上3种镇痛方式而将病人分成3组,比较各组间病人疼痛及胸闷缓解的程度。结果采用后两种方法治疗组疼痛、胸闷的缓解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短,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和镍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方法较传统方法能明显减少肋骨骨折的肺炎并发症及疼痛、胸闷,其中又以环抱器固定法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的应用中较前两者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总结Colles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2月急诊就诊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100例,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改良Green和O′Brien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良Green和O′Brien评分结果为优的86例,良7例,可5例,差2例。结论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Colles骨折,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巨腺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介绍1984年至2001年经蝶入路切除206例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操作技术和经验。方法 206例巨大垂体腺瘤患,男性121例,女性85例,采用经蝶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本组患肿瘤全切除137例,次全切除44例,大部切除25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 对巨大垂体腺瘤而言,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不但比经颅手术安全,而且切除范围也比经颅手术彻底,对视觉功能的改善更优于经颅手术。  相似文献   
5.
家兔头颅打击伤后予甘露醇快速滴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降低,但随后即出现脑血流量减少和颅内压增高。重复使用甘露醇后,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再度恢复,而随之脑血流量减少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酮康唑的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酮康唑(Ketoconazole),商品名里素劳(Nizoral、Niso-ral、R—41400)。1978年国外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柯兴氏综合征、前列腺癌等。近几年应用已日益增多,但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少,本文综述如下。1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White 等首先报告酮康唑1200mg/d 有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作用。Angeli 等报告用酮康唑800mg/d 治疗5例柯兴氏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重型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急性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损害和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 成年健康封闭群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重型TBI模型.治疗组于伤后10 min、24 h和48 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6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各组大鼠腹腔注射1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作刺激试验,分别于伤后第3、12、24、72小时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和ACTH含量.第72小时取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表达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伤后第3小时外周血CORT和ACTH达高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随后逐渐降低;各时间点ACTH刺激试验后CORT上升的幅度(△max)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治疗组大鼠伤后所有时间点CORT均高于模型组,ACTH仅伤后第24小时高于模型组;ACTH刺激后CORT的△max值均较模型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②模型组大鼠伤后第72小时下丘脑与垂体IL-6、TNF-α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肾上腺皮质仅IL-6阳性细胞数差异显著(P<0.01).结论 重型TBI大鼠早期即可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随着时间推移,对ACTH反应程度降低.小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可减轻HPA轴炎症反应程度,增强肾上腺皮质对ACTH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刺激延髓网状结构对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自制家兔局限性脑挫裂伤模型,伤后23 h电刺激双侧延髓网状结构,取距离挫伤灶不同部位脑组织进行含水量测定。结果:脑损伤后挫伤灶周边区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距离挫伤灶越远含水量增加越不明显,刺激延髓网状结构引起伤侧大脑半球脑水肿基础上含水量明显增加。结论:延髓网状结构的过度兴奋在外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染色体改变与侵袭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染色体改变及其与肿瘤临床侵袭性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转变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方法将30例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取得的新鲜垂体腺瘤组织制作单细胞悬液,体外直接阻滞法获取染色体,结合R显带核型分析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nter-phase FISH),对染色体变异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垂体腺瘤染色体变异主要为数目改变,涉及除4、16、Y之外的每一条染色体.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染色体变异几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8、9、12、19号染色体的增加在垂体腺瘤染色体变异中十分常见, 9、11、19号染色体变异和8号四体,9号四体多见于侵袭性垂体腺瘤.间期FISH验证并补充了常规核型分析的结果.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染色体变异几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8、12号染色体的改变可能在垂体腺瘤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而9、11和19号染色体的改变可能与肿瘤侵袭性的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兵乙肝表面抗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兵乙肝表面抗原调查分析胡纪明,吴思荣(杭州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310013)目前征兵体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多数仍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其滴度在1∶16以内为合格。由于RPHA敏感度低,特异性差等原因,使新兵入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