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来源于骨髓和脐带血的基质细胞基本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骨髓与脐带血细胞体外培养基质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基质细胞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培养骨髓和脐带血基质细胞,以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表面及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鹅卵石造血区(CAFC),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为指标,比较两者的生长特性、成分及功能.结果①细胞生长特性:出现贴壁细胞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3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5~6d;细胞融合成片时间,骨髓细胞为培养10~14d,脐带血细胞为培养12~18d;第21天细胞增殖数,骨髓比脐带血细胞增殖少;②细胞成分:21d培养后细胞成分,骨髓来源者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其次是巨噬细胞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最少;脐带血细胞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其次是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偶见脂肪细胞;细胞化学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CD14、CD45的表达骨髓细胞明显低于脐带血细胞;③细胞功能: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较脐带血细胞的基质细胞支持另一骨髓细胞形成的CAFC和LTC-IC明显多.结论①生长特征:形成贴壁细胞时间骨髓较脐带血短,骨髓细胞比脐带血细胞有核细胞数增殖快、持续时间相对短;②细胞成分特性:骨髓来源形成的基质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脐带血来源者以巨噬细胞为主;③细胞功能特性:骨髓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较脐带血细胞形成的贴壁细胞更利于CAFC、LTC-IC生长.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它表现为隆出正常皮肤,形状不一,色红、质硬的良性肿块.[1]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慢性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经低温冻存后诱生的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 取急、慢性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一部分细胞立即培养,一部分细胞用5%二甲基亚砜-6%羟乙基淀粉为保护剂,-80℃冰箱降温,液氮保存一定时间后复温培养.培养时细胞内加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培养12 d,为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活性.结果 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新鲜或冻存的原代细胞,经组合细胞因子培养,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典型的树突状形态,细胞表面CD80、CD54、人白细胞表面抗原DR、CD1a、CD83、CD86表达上调,CD14下调;冻存原代细胞经培养生成的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还表现为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T淋巴细胞杀伤自体白血病细胞活性明显.结论 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新鲜或经低温冻存的原代细胞可诱生为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这种细胞可诱导T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为用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微小残留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细胞化学染色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78例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方法 按照FAB标准进行形态学分型,采用Wright-Giemsa染色;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即α-醋酸萘酚酯加氟化钠抑制,糖原即过碘酸雪夫染色。结果 过氧化物酶、糖原反应可区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同时糖原反应对诊断M6具有特异性;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对区别粒-单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化学染色与形态学分型符合率为89.4%,形态学的确诊率为74.4%,加做细胞化学染色可将诊断率提高到93.5%。结论 形态学是白血病诊断分型的基础,细胞化学染色是形态学的重要补充,其经济、简便和稳定的特点有利于广大基层医院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肤炎宁搽剂治疗痤疮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常性痤疮是由性激素、皮脂腺分泌失常及毛囊内微生物等所引起的一种多因素疾病,它影响面部美容,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样,疗效难以评价,我们用广西桂林第三制药厂生产的肤炎宁搽剂治疗寻常性痤疮224例,与我院自制常用的硫磺洗剂30例对照观察,旨在优选本病的治疗药物,现将治疗结果报告于后。一、一般资料共收治门诊病人254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男109例,女115例,共224例。年龄14-38岁不等,平均年龄24.32岁,3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所占比例较大,合并毛囊虫感染者89例,占39.73%;对照组30例,男7例…  相似文献   
6.
老年贫血81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贫血的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 81例老年贫血病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骨髓红系增生情况、骨髓形态学及病理学诊断、病因诊断等项目 ,以中位数、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81例老年贫血病例中 ,男性稍多于女性 ,中位年龄 6 8 9岁。中重度贫血占绝大多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者为5 2 11%,增高者为 33 80 %。近半数病例或伴白细胞减少或伴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者占 39 15 %,单纯贫血者占 44 4 4%。形态学上以大细胞性贫血比例最高 ,占 36 99%,其次为正细胞性贫血 ,占 30 14%。骨髓红系增生活跃以上者占 83 87%;1 5活检病例合并灶状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缺铁性贫血为老年贫血最常见的病种 (2 9 6 3%) ,其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中摄入不足最常见 ,占 2 3 33%,肿瘤、食管裂孔疝、溃疡及胃大部切除术后也较多见。慢性病性贫血比例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老年全血细胞减少病例的常见病种。老年单纯贫血病例中 ,缺铁性贫血占首位 (4 7 2 2 %) ,巨幼细胞性贫血比例也较高。结论 老年人属弱势群  相似文献   
7.
预激态补骨脂素抑制 K562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预激态补骨脂素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补骨脂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取预激态补骨脂素和晚激态补骨脂素处理的细胞,在培养后检测台盼蓝拒染细胞数和白血病细胞集落,并对它们在台盼蓝拒染细胞抑制率(TBIR)、细胞增殖抑制率(CPIR)和集落形成抑制率(CFIR)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激态补骨脂素对K56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预激态补骨脂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预激态补骨脂素与晚激态补骨脂素的TBIR、CPIR、CFIR各值比的差异不显著;为使预激态补骨脂素要充分发挥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补骨脂素的紫外线照射时间应在10分钟以上;与K562细胞作用时间也应大于12小时;抑制作用会因预激态补骨脂素预激后搁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6小时内作用最强。结论:预激态补骨脂素和晚激态补骨脂素对K562细胞的增殖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有望作为临床的抗肿瘤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脂氧素A4受体(ALX)/环磷酸腺苷(c AMP)/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Nedd4通路及肺泡液体清除率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乌司他丁低(25 000 U/kg)、中(50 000 U/kg)、高(100 000 U/kg)剂量组,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ARDS模型,对照组气管滴注等量生理盐水,模型构建成功后根据各组给药剂量行腹腔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血气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动脉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离体肺组织肺泡液体清除率,Western blot检测ALX/c AMP/p-Akt/Nedd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aO2及PaO2/FiO2显著降低,肺损伤评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科急腹症.因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病情转归复杂多变,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健康促进是21世纪"人人健康"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为了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2009年1月-2010年7月,我们对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一对一个案教育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伴有绒毛淋巴细胞的脾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和出现绒毛淋巴细胞是脾淋巴瘤的特征之一,脾切除是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