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含量及血浆脂联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 21)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作为基础药物治疗,23例加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3个月(利拉鲁肽组),另外23例加用胰岛素治疗3个月作为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FGF 21及脂联素浓度,采用定量腹部超声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结果: 两组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利拉鲁肽组降低的幅度与胰岛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利拉鲁肽组肝脂肪含量、体重、肝酶、血脂谱较干预前显著改善,FGF 21浓度显著降低,且肝脂肪含量变化和降低的FGF 21浓度、肝酶、三酰甘油水平及体重变化正相关。采用利拉鲁肽干预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两者与肝脂肪含量变化相关性均不显著。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采用利拉鲁肽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能明显减少肝脂肪含量,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FGF21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总结68例脑卒中偏瘫、失语病人入院5周内早期系统的康复护理体会,认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措施的早期介入,有利于脑卒中后偏瘫、失语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至今未发现一种西药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SSS)有满意疗效,笔者1997年3月~2003年8月运用大剂量心宝联合心痛定治疗SSS 33例,并与单用心痛定者34例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耳针或耳穴接压及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临床报道较多,疗效肯定,但将二者结合使用治疗心绞痛尚少见报告,我院自1998年-2003年4月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耳穴及血管内照射两种途径分别治疗AP70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的心脏特征性病变之一[1].本文旨在探讨比索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即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评价超声心动图技术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检查价值,并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Madison8000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MHz,进行多切面探查,观察房室大小及瓣膜形态结构与活动度、返流的部位与程度。结果 (1)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主动脉瓣受累率明显高于二尖瓣,主动脉狭窄发生率低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直接观察瓣膜厚度、回声强度及活动度,并可判断有无瓣膜狭窄及返流、房室腔大小改变及左心功能如何,为敏感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对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诊断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 方法 对26例中大量的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观察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结果 26例病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5 d,引流液量300~3 800 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该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常见并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疾病,其早期病死率较高。如能在早期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坏死范围缩小,改善预后。溶栓越早,溶栓挽救的心肌就越多。我科从2002年开始采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急性溶栓,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感染性腹水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继发于各种肝胆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为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我科自2002年4月以来采用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灌洗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口服给药在临床上是一种简单、无创和行之有效的给药方法。但要使药物达到真正治疗的目的.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在口服给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