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HBV感染患者精子中HBVDNA存在研究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outhern Blot方法,我们研究了13份慢性HBV感染患者(8份慢迁旰,5份慢活肝)和2份对照精液标本中HBV DNA存在状况。提取物一半用限制酶HindⅢ消化,各行琼脂电泳,转移到纤维膜上,然后用~(32)P—HBV—DNA探针分子杂交。在4份精子內检出HBV DNA,3份为游离形式,1份为整合形式。结果表明HBV DNA可以存在精于内,游离状态HBV DNA提示有传染性、整合序列HBV DNA的存在提示有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Pre-s_2在肝患者肝组织内的存在状况,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64例乙肝患者肝组织石蜡切片进行了Pre-s_2检测,同时应用PAP法或ABC法检测了HBsAg和HBcAg。结果表明:(1)乙肝肝组织石蜡切片上能检出Pre-s_2,经胰蛋白酶消化则能破坏Pre-s_2;(2)Pre-s_2与HBsAg在肝组织内存在状况基本一致;(3)粗膜型Pre-s_2主要见于病变明显的肝组织中,其分布区易见到肝细胞坏死现象。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20例近期疗效观察,20例慢迁肝(C.P.H)HBsAg阴转1例,阴转率为5%,滴度下降11例为55%,HBeAg阴转7例,阴转率为38.88%。DNA—P恢复正常7例,复常率为77.77%。HBV—DNA恢复2例,复常率为66.66%,抗—HBe阳转6例,阳转率为30%。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30%。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在甘肃省的感染情况,从而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我们选择了我院医疗系1984年入学新生244各(来自全省各地),作了乙型肝炎感染的调查,对其中HBsAg阳性者检测了HBV感染的血清免疫学指标及DNA多聚酶(DNAP)活力测定。同时随机抽样100例HBsAg阴性者也作了HBV感染指标的检测。材料和方法一、HBsAg及抗—HBs:采用反向被动血凝(RPHA)法检测HBsAg,用被动血凝(PHA)法俭测抗—HBs。二种醛化血球均系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肝病研究室提供,批号:8405。二、HBeAg及抗—HBe和抗—HBc: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1979年4月至1980年10月,对HBsAg阳性肝炎病人138例,用转移因子(TF)治疗的85例,对照组53例,观察疗效如下:(一)资料和方法 1.乙型肝炎(HBs Ag阳性)138例,全为成人按1978年杭州会议分型标准,分型分组见表1。2.T F是兰州中心血库,由正常人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6.
HBsAg/IgM 复合物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早期特异性血清学标志之一。检测 HBsAg/IgM 对急性乙肝的诊断、预测疾病的转归以及在探讨肝病的发病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58例各类 HBV感染者的血清检测了 HBsAg/IgM,并研究了它与 e 系统、PHSA-R、HBV-DNA 等 HBV感染标志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探讨循环HBsAg/IgM 复合物在 HBV 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受检标本来自本院传染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二、方法:HBsAg/IgM、HBeAg、抗HBe、PHSA-R 均采用 ELISA 法检测,全套试剂由上海市传染病总院提供。HBVDNA 用斑点杂  相似文献   
7.
<正> 我科用干扰素、阿糖腺苷单用和2药交替应用分3组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CPH)34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治疗对象 34例均是我科住院的成人CPH患者,男26例,女8例,年龄30-50yr。诊断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原位杂交技术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杂交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其对阐明肝内病毒的传播和分布,病毒的复制机理,致癌和致病机理,以及嗜肝性与泛嗜性相互关系的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这一技术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在我国已成为传染病领域中多发病之一,分布广泛,病情复杂。现将我院十年来住院和门诊登记乙肝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在防治中的意义。一般资料一、年龄与性別 乙肝患者2800例,共分四个组,0~19岁1104例(39.43%),20~39岁848例(30.29%)、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