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家庄市万名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在职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石家庄市万名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在职培训效果 ,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 ,以培训前后测试及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中期效果评价。结果显示 ,干预组培训前后在健康教育知识、态度、技能诸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与对照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说明石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在职培训收到了预期成效 ,采用的“骨干专题培训与全员普训相结合、集中辅导与自学《培训手册》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葛根素衍生物纳米粒处方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4ac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包封率、收率为因变量对载体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用量、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用量、针孔直径3个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并用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指标的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较好。结论:用中心复合设计和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从石菖蒲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2种成分,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β-细辛醚的含量占了83.75%。结论:试验结果可为石菖蒲挥发油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与血管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中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自从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这个概念以后,这个领域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焦点。新生血管是机体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见于胚胎的发育和伤口修复过程中,病理性的血管新生是肿瘤、各种缺血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共同特点。近年来,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雪隆胶囊中东莨菪内酯和伞型花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6nm.结果 东莨菪内酯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81%,伞型花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03%.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红葱萃取物对离体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葱萃取物(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和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物组,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离体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组的血管环明显舒张,对苯肾上腺素(PE)和KCl引发的预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氯仿部位较乙酸乙酯部位萃取效果好(P<0.05或P<0.01)。结论:红葱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既能直接舒张血管环,亦能抑制PE和KCl对血管环的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中(西)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分析中药学科的特点,结合生物数学知识及多年单成分药动学研究工作,分析了中药药动学研究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中药多成分体系药动学研究新方法——总量统计矩法,该法既能满足中医宏观要求(宏观量化可算)又能满足现代科学微观可测(可按目前单个成分药动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要求。适应中医药理论要求的新的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方法可以在目前单个成分(指标)的药动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中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自从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这个概念以后,这个领域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焦点。新生血管是机体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见于胚胎的发育和伤口修复过程中,病理性的血管新生是肿瘤、各种缺血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共同特点。近年来,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微孔的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改变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比例制备隐丹参酮微乳,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其有效成分。结果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比例在2:1和3:1时隐丹参酮含量较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隐丹参酮0.08~0.56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简便、准确。结论确立了隐丹参酮微乳的制备工艺以及建立了适合隐丹参酮微乳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石菖蒲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从石菖蒲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2种成分,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β-细辛醚的含量占了83.75%。结论:试验结果可为石菖蒲挥发油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