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背景: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自身特性,被认为是最有潜力修复坏死心肌的干细胞,并已成为心肌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目的:回顾分析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机制及根据这些机制建立的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Springer、Science Direct数据库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及其永生化方法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存在着细胞老化、干细胞样特征丢失的现象,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对p53-p21及p16-pRb等信号通路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试图建立永生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将HPV16 E6E7蛋白的基因转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的KP细胞系,或将端粒末端转移酶反转录酶的片段phTERT-IRES2-EGFP转染入KP细胞,建立3A6细胞系等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寿命。但由于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转染方法带来的基因重组和插入突变等风险及细胞的固有抗病毒反应导致转染成功率较低,因而大量研究集中在了寻找非基因干涉方法上,建立标准化的永生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药物、介入或外科治疗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脏缺血梗死后心肌细胞丧失问题.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安全可行,可减少梗死瘢痕面积、改善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目前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autologous, cardiac stem cel s,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中文检索词“自体,心脏干细胞,缺血性心肌病,移植,治疗”.共检索到82篇相关文献,5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经过大量小动物实验和大型动物的前临床实验准备阶段,目前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安全、可行、有效.从心脏中分离的心脏干细胞移植到自体缺血梗死的心脏,可以分化生成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相对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无免疫源性,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不存在伦理问题;其趋向分化成心脏细胞系,成瘤率低,相对安全.自体心脏干细胞移植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开展的临床试验较少,观测时间不够长,缺少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库,Springer Link 数据库,Science Direct 数据库,CNKI 数据库 2000-01/2010-10 文献,检索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rdiac/heart, electrophysiology/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电生理"。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均纳入检索标准。排除重复研究或 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 208 篇相关文献,排除162 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 46 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在动物试验模型中和心肌梗死或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均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策略。而移植后所生成的心肌样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对心脏电生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CNKI数据库2000-01/2010-10文献,检索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rdiac/heart,electrophysiology/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电生理".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均纳入检索标准.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208篇相关文献,排除162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4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在动物试验模型中和心肌梗死或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均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策略.而移植后所生成的心肌样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对心脏电生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第一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以此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介入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作为近些年出现的新技术,对一些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心脏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明显缓解了症状,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由于心肌再生速度缓慢,对于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如大面积心肌梗死及其晚期并发症,传统治疗收效甚微.干细胞研究的进展给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CNKI数据库2000-01/2010-10文献,检索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rdiac/heart, electrophysiology/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电生理”。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均纳入检索标准。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收集到208篇相关文献,排除162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4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在动物试验模型中和心肌梗死或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均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策略。而移植后所生成的心肌样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对心脏电生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自身特性,被认为是最有潜力修复坏死心肌的干细胞,并已成为心肌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 目的:回顾分析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机制及根据这些机制建立的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方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Springer、Science Direct数据库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及其永生化方法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存在着细胞老化、干细胞样特征丢失的现象,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对p53-p21及p16-pRb等信号通路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试图建立永生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将HPV16 E6E7蛋白的基因转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的KP细胞系,或将端粒末端转移酶反转录酶的片段 phTERT -IRES2-EGFP转染入KP细胞,建立3A6细胞系等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寿命。但由于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转染方法带来的基因重组和插入突变等风险及细胞的固有抗病毒反应导致转染成功率较低,因而大量研究集中在了寻找非基因干涉方法上,建立标准化的永生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温泉泥疗作为一种自然因子疗法,将热效应和温泉泥的有机成分、无机成分所发挥的治疗作用结合应用,对多种疾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通过利用温泉泥疗的不同成分、不同性质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美容、保健等领域。本文通过介绍温泉泥的物理学特性、有机物生物学特性、无机物化学特性以及相关的治疗作用,叙述了温泉泥疗的治疗机制、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内容,为进一步拓展温泉泥疗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自然疗养因子作为现代疗养医学治疗方法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疗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1-2]。五龙背温泉疗养区位于边境城市丹东市西北郊25 km处,自然疗养因子优势众多。将自然疗养因子治疗方法和日常医疗疗养工作充分结合,可达到满意的疗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