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大胰腺平滑肌肉瘤1例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外科董树忱,魏占生,刘丰胜,石继川,李志新关键词胰腺,平滑肌肉瘤患者女,41岁。主因上腹部肿块进行性增大4个月,于1992年11月20日入院。病人于4个月前,发现上腹稍偏左有一鸡卵大小肿物,逐日增大,近1个月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9例患者,手术包括病灶清除,植入自体髂骨植骨以及同种异体髂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应用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对患者采用颈椎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次全切除相应椎体,植入同种异体髂骨块以及自体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重建前柱、前方钉板内固定.结果 9例患者进行6 ~ 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例出现喉返神经受损症状,2个月后缓解;1例切口愈合差,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结核病灶复发,神经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至最后1次随访时8例植骨病例X线均表现为融合迹象,1例融合不确切,融合率88.8%,融合时间6~20个月.9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 A级0例、B级3例、C级3例、D级3例.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彻底清除病灶,重建颈胸段的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具有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彻底减压恢复截瘫,病灶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AOSC并发肝胆管穿孔致腹膜外及股部脓肿1例董树忱,李国奇,刘丰胜患者,男,63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痛伴寒战高热20年,复发7天,于1987年5月1日入院。入院前7天出现右上腹绞痛,3天前出现左腰背、左下腹及左股部肿痛。人院时T38.SC,P90次/...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3岁。困反复发作右上腹痛伴寒战高热20年,复发7天.于1987年5月1日入院。入院前7天出现右上腹绞痛,3天前出现左腰背、左下腹及左股部肿痛。入院时T38.5℃,P90次/min,R30次/min,BP14/9kPa;神清.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左侧胸壁、腹壁、腰背、髂窝及股部均较对侧隆起,局部皮肤红肿.触痛。分别行上述部位穿刺,均获胆染性脓液。胸透:左肋膈角消失、膈肌运动减弱,未见膈下游离气体。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结果示穿刺针尖止于右肝胆管内、胆总管下端见直径为1.5cm(2个)和0.4cm(多个)结石影;左肝胆管扩张.直径为2.5cm.  相似文献   
5.
目的:脊柱是全身骨关节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式是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配合手术。脊柱结核具有难治性与易复发性的特点,对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颇为棘手。本文对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影响因素与防治策略进行相关综述,为降低复治发生率及提高疗效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经颈胸骨上段入路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丰胜  贾晨光  张国山  高建国 《河北医药》2008,30(12):1882-1883
目的探讨颈胸段椎体结核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颈胸段椎体结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病灶愈合状况及椎体稳定性,分析治疗效果、手术风险及并发症预防。结果6例患者局部疼痛于术后30 d消失,病灶全部愈合。术后半年植骨融合,椎体稳定。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8°。术后声音嘶哑1例,3个月后声音恢复正常。结论经颈胸骨上段入路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可充分显露病灶,直视下完成手术,可同时完成病灶清除、前路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较开胸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但术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牵拉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及胸内大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比较利福平耐药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Xpert MTB/RIF)技术在骨关节结核病灶不同类型标本检测中的差异。 方法 选取骨关节结核患者245例,通过手术获取病灶中的脓液(199份)、干酪组织(161份)、肉芽组织(178份)、骨组织(87份),分别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Xpert MTB/RIF检测,比较4种组织标本阳性率。计算2种检测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作为金标准,计算Xpert MTB/RIF技术在骨关节结核标本及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245例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12例(45.71%),625份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213份,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脓液>干酪组织>肉芽坏死组织>骨组织(P<0.01)。245例患者中Xpert MTB/RIF检测阳性128例(52.24%),625份标本中Xpert MTB/RIF检测阳性255份,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比较脓液>干酪组织>肉芽组织>骨组织(P<0.01)。2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85例(75.51%)。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验脓液、肉芽组织、干酪组织、骨组织阳性率均高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P<0.05或P<0.01)。Xpert MTB/RIF技术检测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84.96%,诊断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97.92%,特异度为93.75%。 结论 为了准确诊断骨关节结核及利福平耐药性应尽量收集多种标本,特别是病灶中的脓液,Xpert MTB/RIF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单椎体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一期病灶清除术治疗的腰椎单椎体结核患者21例,对其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21例患者的结核全部治愈,无复发。椎体植骨块融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2±1.3)个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单椎体结核,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腰椎单椎体结核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