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囊性病变多在常规体检中发现,一般无需处置,有癌变风险或在随访过程中体积增大产生症状的病变可行聚桂醇消融术进行治疗。本文对消化系统囊性病变聚桂醇消融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消融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s)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其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PCNs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不同病变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差异大,因而PCNs的精确诊断对于临床决策制定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PCNs的精确诊断仍面临挑战。超声内镜结合了超声与内镜优势,在PCNs诊治中发挥了巨大优势,超声内镜检查及其引导下系列诊断技术提高了PCNs的准确诊断率。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和文献报道,介绍超声内镜及其引导下系列检查技术在PCNs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12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术前筛查的175例患者证实为胃LGIN的255例病变纳入研究,并进行内镜下RFA,关注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并追踪其复查随访结果。 结果255例病变均成功完成内镜下RFA,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治愈率分别为91.3%、90.8%、89.4%、88.2%、86.5%,术后腹痛为主要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RFA是治疗胃LGIN的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门诊治疗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消融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lauromacrogol ablation,EUS?LA)治疗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 PCNs)二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4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疑诊PCNs且仅行EUS?LA治疗的74例患者,其中15例接受二次消融。以影像学随访中病灶体积变化作为疗效评估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为安全性评估标准。结果 15例接受二次消融患者年龄(51.5±17.6)岁,男9例、女6例。13例完成二次消融术后影像学随访,其中8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仍为稳定。二次消融术后完全缓解率与初次消融术后相比明显提高(8/13比0,P=0.002)。第2次消融术后中位病灶直径由术前的22.0 mm减少至15.0 mm(Z=-2.666,P=0.008),中位体积由2 419.7 mm3减少至1 099.5 mm3(Z=-2.134,P=0.033)。第2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2/15,与第1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相同。结论 对于单次消融效果欠佳者行二次消融可提高消融有效率,且二次消融不增加消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景胃镜对十二指肠主乳头观察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化分组、自身对照原则,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普通胃镜检查(A组)或者全景胃镜检查(B组)。以十二指肠主乳头的观察情况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对十二指肠主乳头的观察率。 结果 根据入组标准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A组51例、B组49例。B组十二指肠主乳头全部观察率优于A组[7959%(39/49)比4118%(21/51),χ2=15366,P=0000],而对十二指肠主乳头的总体观察率(全部、部分观察率之和)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49/49)比9216%(47/51),χ2=2221,P=0136]。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出血、穿孔、死亡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全景胃镜广阔的视野有效提高了十二指肠主乳头观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大样本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消融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lauromacrogol ablation,EUS-LA)治疗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s)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4月—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55例疑诊PCNs的患者,其中仅使用聚桂醇作为消融剂行EUS-LA治疗的患者共计57例。以消融术后影像学体积变化为疗效评估标准,并观察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的57例行EUS-LA治疗的PCNs患者年龄(52.0±14.6)岁,其中女38例、男19例。33例病变位于胰腺头颈部,24例位于胰腺体尾部。共有50例患者接受影像学随访,EUS-LA治疗后囊肿的中位体积从术前的11 434.1 mm3减小至639.4 mm3 (Z=-5.556,P<0.01),中位直径从32.0 mm减小至12.0 mm(Z=-6.161,P<0.01),完全缓解24例(48.0%),部分缓解14例(28.0%),稳定12例(24.0%)。12例患者进行第2次消融,总消融69例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3%(3/69)。随访12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其中18例(52.9%)获得完全缓解,9例(26.5%)获得部分缓解, 7例(20.6%)病变稳定。结论EUS-LA治疗PCNs安全有效,且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活体猪模型实验,进一步证实和明确其在高阶内镜治疗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6名受训者接受活体猪模型培训,之后6名受训者与6名对照者均进行手把手教学培训。随后,对于受训者接受活体猪模型和手把手培训的差异性,以及受训者和对照者关于是否接受活体猪模型培训的差异性分别进行对比。 结果所有活体猪模型和手把手培训手术均未出现术中大出血及术后迟发性出血,两种培训手术术中各有2例局部微小穿孔,以组织夹可有效封闭,均无术后迟发性穿孔;所有实验动物及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所有手术均完整剥离了病变,仅少数需上级带教医师接手后完成。接受活体猪模型培训后,受训者自身的剥离时间和剥离速度明显改善(P< 0.05);相比于对照者,受训者的手术时间(包括各步骤时间)、剥离速度以及手术完成度评分、注射评分、切开评分均明显改善(P< 0.05)。 结论活体猪模型用于高阶内镜治疗技术的培训是安全有效的,其对于改善初学者的学习曲线及有效应对并发症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活体猪模型在超级微创内镜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手术(ESTD)培训进行初步的探讨。 方法对消化内镜培训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术的动物培训,共操作活猪8头,分别建立超级微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ESTD动物训练模型。训练者进行手术理论学习,在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下进行ESTD术和ESD术,记录ESD和ESTD的总体操作时间,隧道长度,创面面积大小,操作速度(创面面积/时间)。使用调查问卷检测学员培训前后的能力变化。数据使用SPSS.2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ESD和ESTD手术解剖模型在手术训练中,未出现不可处理的术中大出血和术后延迟性出血。ESTD模型出现食管小穿孔2例,均使用软组织夹进行封闭处理,2种手术模型均无延迟穿孔。分别有1例ESTD和3例的ESD未完成而需要高级医师接手,未出现动物死亡的情况。 结论活体猪模型用于内镜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手术培训安全且可行,相对于传统ESD手术在黏膜下剥离的培训过程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超级微创手术(SMIS)、微创食管切除术(MIE)和传统开放食管切除术(OE)治疗浅表性食管鳞癌(SESCC)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及胸外科分别接受SMIS及食管切除术的SESCC患者,按手术模式可细分为SMIS组,MIE组,OE组.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出血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215例因胃黏膜病变行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既往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大小、部位,表面溃疡或瘢痕情况,大体形态,病理类型;(3)操作相关因素:整块切除情况,创面喷洒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操作时间等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病例对应病变共有223处,有13例患者(13处病变)发生ESD术后出血,其中7例(53.8%)于术后24h内发生出血,5例(38.5%)于术后1周内发生出血,1例(7.7%)发生于术后第16天.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病变长度≥5.0 cm(OR值8.663,95%CI:2.081 ~ 36.075)是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变大小为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较大病变,ESD术中与术后应予重视,同时应优化ESD术前评估使病变最小化以预防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