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多支血管病变(MVD)的治疗策略及心脏康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介入手术相关信息。比较同期处理组与二次处理组患者、门诊实施组和居家实施组患者的临床信息、介入术后随访1年结局。结果 92例AMI患者均合并MVD,病变累及冠状动脉2~4支,平均(2.7±0.4)支;51例患者在同次住院期间对所有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同期处理组),41例患者在介入术后再次住院时治疗了非AMI罪犯血管(二次处理组)。所有患者在第1次介入治疗后均接受了强化他汀治疗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3例患者经第1次介入治疗后在门诊接受心脏康复干预(门诊实施组),49例患者遵医嘱自行居家实施康复运动(居家实施组)。同期处理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植入支架的数量明显多于二次处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92例AMI患者中,共死亡14例,其中,同期处理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二次处理组患者,门诊实施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居家实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治疗MVD未增加AMI患者病死和心力衰竭的风险,门诊心脏康复可改善AMI患者介入术后1年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较经桡动脉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在提升患者和术者舒适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前臂动脉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穿刺成功率较低、学习周期较长、穿刺部位疼痛感较为明显、桡动脉痉挛发生率较高等。目前,经远端桡动脉入径亦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复杂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入径,但其是否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经远端桡动脉入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诱发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AMI组(4 52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为非AMI组(5 378例),采取查阅病历方式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特征,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AMI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 985例,资料完整者9 904例,有效率为99.2%。其中非AMI组5 378例,AMI组4 526例,分别占54.31%、45.70%。年龄以60~89所占比例较高,占58.60%,男女性别比为1.16∶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60、60~89岁(OR=3.146、3.673)、男性(OR=2.855)、吸烟史(OR=1.910)、高血压史(OR=1.655)、CK-MB>40.14μg/L(OR=3.105)、肌钙蛋白>0.68μg/L(OR=1.322)为AM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需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02年1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61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11)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48h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暴发性心肌炎组ST段抬高、T波倒置的导联数量明显大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Ⅱ导联QRS波振幅明显低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室性心动过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P均0.05)。暴发性心肌炎组PR间期、QRS间期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延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P均0.05)。结论:在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中,PR间期延长、QRS间期增宽、QRS波低电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早期心电图表现明显多于非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这些心电图表现对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属硫蛋白与P-糖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与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M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方法检测121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Pgp、MT的表达.结果 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的患者占28.1%(34/121);M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患者占29.8%(36/121);Pgp、MT的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相关性不显著(P>0.05),但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青年组(29~44岁)MT和Pgpya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组(61~77岁);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有相关性,有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 Pgp与MT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明显相关,检测乳腺癌中Pgp和MT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overexpress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in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Samples of 46 breast adenoma tissues and 86 breast cancer tissues were regularly dehydrate-fixed, embedded in paraffin, sliced in to 5μm thick, stained with SABC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coloured with DAB. Results: The positive staining of EGFR was shown as brown- yellow and distributed in cytoplasm. The positive rates in the tissues of breast adenosis and breast cancer were 17.04% (6/46) and 56.98% (49/86)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s of EGFR in the tissue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was 64.49% (41/5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n situ carcinoma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lymph metastasis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lymph metastasis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verexpression of EGFR was related with occurrence, lymph metastasis and pathologic types of breast cancer. The examination of EGFR in the breast cancer can serve as a guidance for target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转归情况,以及影响FMR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AS合并FMR患者,分析基线信息,比较手术前后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