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构建顾问医师模式对推动区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新农合管理、卫生法律、医疗等领域的18名专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小型座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顾问医师模式三大主体的代表人群三级医院医生103人、乡镇卫生院医生112人、参合农民1 03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以顾问医师模式推动非强制首诊的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是一种积极、现实的方法;大部分专家认为顾问医师模式与现行医疗法规、规则相容,并具有可操作性;新农合管理专家都认为顾问医师模式与将来的全科医生制度能相容并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共有186名(86.5%)医生认可顾问医师模式,分别有111名(99.1%)乡镇卫生院医生、75名(72.8%)三级医院医生愿意承担责任医师或顾问医师。顾问医师的指导意见和手续简单、快捷是参合农民对顾问医师模式的主要利益诉求。结论目前粤东某市区域只能选择非强制首诊的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由三级医院医生承担双向转诊顾问医师的模式,可作为目前推动区域新农合双向转诊守门人体制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该地区生物燃料烟雾暴露与慢性咳嗽、咳痰增多以及对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损伤的情况,以及暴露指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潮汕无空气污染的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按村落分布情况随机整群抽样分析,选取年龄在50-80岁之间的常住人口577名,分为生物燃料暴露组(观察组) 420名,无生物燃料暴露组(对照组) 157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生物燃料暴露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生物燃料烟雾暴露组村民的咳嗽、咳痰症状均比非暴露组严重,每年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的村民人数比例较对照组高(χ~2=4. 869,P 0. 05;χ~2=5. 084,P 0. 05); 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指标暴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而FEV1占预计值%指标于组间无差异(P 0. 05),在小气道功能比较中,PEF25、PEF50、PEF75、MMEF和MMEF占预计值%指标,在暴露组人群均低于对照组(P 0. 01);多因素分析中,生物燃料暴露指数对肺功能存在损伤影响,分别为FEV1/FVC(回归系数-0. 1)、FEV1占预计值%(回归系数-0. 2)、MMEF占预计值%(回归系数-0. 2)。结论生物燃料烟雾暴露可导致慢性咳嗽、咯痰增多以及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长期家庭氧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在大理大学临床学院呼吸科、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呼吸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治疗好转出院患者87例,随访6个月,根据氧疗情况分为A组(未进行氧疗干预组,n=27),B组(常规鼻导管吸氧组,n=35)和C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组,n=25),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A ssessment Test TM,CAT),动脉血PaO2、PaCO2,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肺动脉压力,肺通气功能(FEV1、FEV1占预计值%)。结果治疗后,C组6MWD、MMRC和CAT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A、B两组(P<0.05);B组6MWD及MMRC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B组CAT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C组治疗后肺动脉压、FEV1、FEV1%pre改善效果明显(P<0.05),B组FEV1%pre治疗后优于A组(P<0.05),肺动脉压、FEV1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肺动脉压及FEV1%pre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后,B、C组血液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B、C组PaO2、PaCO2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且C组优于B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肺通气功能等;而HFNC比单纯使用低流量给氧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