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平  周晓虹  余伟宏 《九江医学》2003,18(4):229-230
自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笔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视下小切口切除急性坏疽性胆囊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LCP经皮桥接固定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插入锁定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61例。结果61例随访6~24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和钢板松动断裂。内固定术后无植骨52例的临床愈合时间为12~16周,植骨9例为19~24周。结论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是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予以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改良的(JOA)评分、Odom评级、术后2d及术后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吞咽困难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Odom评级、术前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d及术后1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2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进行椎体次全切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内及未次随访放射学参数(矢状位Cobb角、伤椎椎管容积)、Frankel神经功能评级,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最后随访时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1h,出血平均683mL,术后2例脑脊液漏,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平均9.8个月,脊柱生理弧度均恢复正常,20例患者在随访5个月后CT示植骨界面均达完全融合。术后骨折椎体高度(P〈0.05)、伤椎椎管容积(P〈0.05)及Frankel神经功能评价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中远期(5~8年)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龄(65~93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完全自理,未患重大疾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5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1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2组患者均随访5~8年,对Harris评分(优良率)、有无髋痛、髋臼磨损情况、假体有无松动或下沉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低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均P<0.05)。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良率为80.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优良率7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6601,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高龄、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行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不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Ⅲ度开放性骨折的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Ⅲ度开放性骨折创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开放性骨折78例,其中ⅢA型52例,ⅢB型24例,ⅢC型2例.创面彻底清创后,骨折复佗固定,创面使用负压封闭引流一期封闭,引流管接负压瓶.[结果]处理7~14 d后,所有创而均未出现感染,接受细菌培养的52例中,治疗前30例细菌培养阳性,治疗后仅3例为阳性,且未出现新的致病菌.50例治疗前后测量创面面积的大小,创面治疗后面积缩小了22.2%.全部病例创而肉芽新鲜,Ⅱ期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创而均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预防Ⅲ度开放性骨折创面的感染,有利于创面收缩,为二期修复创面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余伟宏 《九江医学》2002,17(3):150-150
患者,60岁。因自幼左侧阴囊可复性包块于2001年3月8日入院。患者阴囊包块平卧时要回纳消失,站立时明显,偶有左腹股沟胀痛感。入院体检:站立时,左侧阴囊明显增大,于其内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12cm×10cm质软包块,上部呈蒂柄状,透光试验阴性。阴囊两侧可各触及一牧睾丸,形态大小正常。于同年3月12日在连续硬脊膜外腔麻醉下行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中发现内环口内下1c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B、C型骨折(AO分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患者经掌侧入路应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法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7~16个月,平均9.6个月.32例中优11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6%.结论 经掌侧入路采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能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恢复,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避免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延误诊治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2例;均在当地卫生站接受治疗60~150d,平均93.3d,误诊软组织炎症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收入我院后,其中11例经切开取活检确诊,全部病例均行开窗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术,术后用1500ml抗生素盐水,6000~9000ml生理盐水持续闭式冲洗,输液抗炎3周,然后口服抗生素2~3周。结果全部病例切口均正常愈合,随访3~12个月,平均6.6个月,感染无复发。结论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水平,对不明原因肢体肿疼患者,即使疼痛不甚严重,均应指导去中心医院经一步检查是预防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延误诊治的关键。开窗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术结合抗生素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背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能很好的保护骨折端的血供,减少感染机会,促进骨折愈合,已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然而,闭合复位并让骨折端保持稳定复位状态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目的:探讨在橡胶驱血带360°弹性固定法辅助下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8-05/2009-11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骨科18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18~65岁。采用布巾保护肢体皮肤,以橡胶驱血带360°叠瓦状双层弹性缠绕骨折端上下10 cm,在股骨髁上钻入斯氏针,手法握针两端对抗牵引、左右旋转,配合手法,使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结果与结论: 18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并置入交锁髓内钉,术后未发现因应用此方法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及皮肤压迫坏死。跟踪随访结果显示,16例骨折愈合,优15例,良1例;2例早期骨痂生长明显仍在随访中;骨痂最早于术后1个月出现,术后3个月骨痂明显。结果提示在橡胶驱血带360°弹性固定法辅助下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简便实用,降低了骨折处血运的干扰,闭合复位效果好,减少了切开复位的机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