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含量的变化,探讨乙醇中毒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腹腔1次性注射乙醇2.5 g/kg[用生理盐水配成含20%乙醇(W/V)溶液]制备急性乙醇中毒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硝酸还原酶法检测鼠脑海马CA1、新纹状体中NO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鼠脑海马CA1、纹状体、小脑中nNOS的含量。结果:(1)模型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要的训练次数(34.33±13.04)明显大于对照组(27.50±8.79),P<0.05;(2)海马CA1区NO的含量在模型组为23.0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6±5.67)(P<0.01);新纹状体(尾壳核)NO的含量在模型组(19.46±8.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46),P<0.01;(3)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模型组为18.22±7.47,明显高于对照组(10.15±4.24)(P<0.05);新纹状体(尾壳核)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模型组(11.38±5.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15±3.69),P<0.05。结论:乙醇的神经毒性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nNOS和 N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吸烟现状,为开展大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得本院一至三年级52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316名,女生209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25名医学生中男性吸烟率为13.6%,女生为1.9%。95%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结论医学生吸烟依赖性较低,部分医学生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有必要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以控制吸烟。  相似文献   
3.
新乡2所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乡市某科技学院和某医学院一~三年级共105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科技学院男生吸烟率(19.8%)显著高于医学院男生吸烟率(13.6%)。在吸烟危害健康知识方面,医学院学生的综合知晓率高于科技学院学生。结论部分大学生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吸烟现象较普遍。在大学生中尽早、积极地开展戒烟活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N甲基N亚硝脲(MNU)诱导SD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出生后47d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3个剂量组,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黄芪,每日1次,并于给药第4日腹腔注射MNU60mg·kg-1,然后分别于不同时间摘取动物眼球。形态学分析测量视网膜的总厚度;TUNEL法和转录因子分析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和胞核内NFkBp65活性。结果黄芪注射液可显著增加周边视网膜总厚度、降低MNU引起的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指数,并增加视网膜组织细胞胞核内NFkBp65的活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对MNU引起的视网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diacetyldianhydrogalactitol,Dadag)对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分析Dadag对L1210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影响。结果Dadag对L1210细胞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并可诱导L1210细胞发生凋亡。结论Dadag对白血病L12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量铅中毒对生长发育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0/11在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室。选取21d健康断乳的昆明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蒸馏水阴性对照组,10mg/kg染铅组、20mg/kg染铅组、40mg/kg染铅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饲养。每天8:00~17:00对小鼠采用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训练及测试,第1天训练从离台阶较近的出口处有1个盲端处开始,不用的盲端用挡板挡住,第2,3,4天的训练加长路程,均从离台阶较远的出口处有3个盲端处开始,若在120s内找不到台阶,则将小鼠引导到台阶上并保持10s,每只小鼠每天训练2次,以第2次训练成绩为准。4d训练结束后,10mg/kg染铅组、20mg/kg染铅组、40mg/kg染铅组小鼠分别予以1g/L,2g/L,4g/L醋酸铅10mL/kg灌胃,1次/d,连续33d,造成慢性铅中毒。在染毒7d后,进行为期4d的第一次水迷宫测试,测试点与训练时相同;此后一边继续染毒一边测试,连续染毒18d后行第2次测试,连续染毒29d后行第3次测试,此时小鼠鼠龄58d,已基本发育成熟。结果:实验中动物无死亡、丢失情况。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水迷宫训练4d后,各组之间各点测试成绩(错误次数和反应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第1次水迷宫测试,40mg/kg染铅组小鼠在第1天反应时间与第4天的错误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第2次水迷宫测试,40mg/kg染铅组第1天的反应时间、第2天的错误次数与第3,4天的错误次数和反应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10mg/kg染铅组、20mg/kg染铅组的测试成绩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第3次水迷宫测试,40mg/kg染铅组第3天错误次数与第1,2,4天的错误次数和反应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10mg/kg染铅组、20mg/kg染铅组的测试成绩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随着给铅浓度的增加以及给铅时间的延长,小鼠到达终点发生的错误次数和所需时间均增加。铅对未成熟脑损害可发生在较低的暴露水平,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逆性。铅中毒可损害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午睡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06-11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乡医学院二年级住技大学生602名用自行设计的午睡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午睡习惯(经常、有时、很少)、午睡对下午及晚上学习的影响(有明显帮助、有帮助、无帮助)、午睡的原因(晚上睡眠不足、担心下午及晚上学习效率不高、中午有午睡时间)、对取消午睡的态度(不同意、同意、无所谓)、午睡习惯形成的时间(小学、中学、大学)、季节对午睡的影响(夏季、冬季、春秋季节)、午睡对夜间睡眠的影响(有影响、无影响、无所谓)等.该学校学生早上出操,作息制度为:夏季午休3 h,其他季节均为2.5 h.结果:发放问卷602份,删除填写不规范者,获回答合格问卷596份,有效率为99.0%.①经常午睡者占调查总人数的88.6%(528/596),有时午睡者占8.2%(49/596),很少午睡者占3.2%(19/596).②午睡对提高下午及晚上学习效率有明显帮助者占调查总人数的53.5%(319/596),有帮助者占38.8%(231/596),无帮助者占7.7%(46/596).③午睡的原因主要是晚上睡眠不足,占48.5%(289/596)、其次是不午睡则下午和晚上学习效率不高,占46.1(275/596).④76.8%的同学不同意取消午睡,同意者仅占3.7%(22/596).⑤午睡习惯的形成主要始于中学,占66.6%(397/596),小学和大学形成午睡习惯者分别占20.3%(121/596)和13.1%(78/596).⑥夏季午睡的同学占96.1%,冬季午睡的人数相对少一些,占81.4%(485/596),春秋季节午睡的人数居两者之间,占89.3%(532/596).⑦认为午睡对夜间睡眠无影响的同学占80.7%(481/596),认为午睡对夜间睡眠有影响的同学占12.8%(76/596),对午睡影响夜间睡眠表示无所谓的同学占6.5%(39/596).结论:午睡现象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午睡有助于提高下午及晚上的学习效率,午睡也许是一种生理需要,但更是一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翼腭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成年尸体头颈部20例制成连续横断面,观察翼腭间隙及其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长径、宽径和面积。结果翼腭间隙形态多变,在蝶骨体层面较固定,与翼突形态密切相关、经圆孔、蝶骨体、翼突和翼窝层面的面积分别为:(40.40±2.42)mm2(左)、(43.10±2.88)mm2(右);(110.20±3.32)mm2(左)、(115.56±2.52)mm2(右);(93.20±2.76)mm2(左)、(90.82±3.12)mm2(右);(5.48±3.02)mm2(左);(5.26±2.74)mm2(右),两侧翼腭间隙及其结构呈对称性,断面长径、宽径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横断面可清晰显示翼腭间隙前、后、内侧和外侧壁上的结构及圆孔、翼管、蝶腭孔、翼上颌裂和眶下裂等自然通道。结论翼腭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对翼腭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低年级医学生的气质类型分布和心理卫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九四年级医本科305名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其中男生176名,女生129名,平均年龄19.46±1.56岁,各种调查用问卷的形式,由受试者自己填写;控制答卷时间,先对他们的气质进行测验,然后进行人格和症状量表测验。结果受试者的气质中主要的有两种,属于多血质的94人(占30.8%),属于粘液质的54人(占177%)。约44.4%的受试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女生心理障碍较男生较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来源、前途、家庭、恋爱、学习负担等问题。结论低年级医学生比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严重。高校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咨询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大黄酸对便秘模型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复方地芬诺脂制造小鼠便秘模型,大黄酸组给予大黄酸,记录6 h内的首次排红便时间,排便粒数和大便性状,并采用小肠曙红推进实验分别观察对照组、便秘组、大黄酸组的小鼠小肠曙红推进率,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便秘组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大黄酸能增强便秘小鼠的胃肠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