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达组网作战是防空兵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给出了防空兵火控雷达组网的基本形式、系统组成模型和指挥控制过程,指出了火控雷达网的发展思路,构建了火控雷达网抗干扰效能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火控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判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具有实用性,为防空兵雷达组网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四次局部战争看美军巡航导弹的使用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美军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和空射巡航导弹,分析了其使用特点和性能,并对未来巡航导弹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整个体系中,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自动化系统是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一体化联合作战提供物质保证,对一体化联合作战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否实施有效的装备维修保障,将直接关系到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成败,加强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自动化系统研究和建设,对于建立和完善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自动化系统体系,做好未来军事斗争装备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一、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自动化系统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装备保障机构对武器装备、器材的分配、补充及对所属维修保障力量的使…  相似文献   
4.
叠合梁的配筋计算方法是叠合结构计算中最为重要而又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研究了无施工支撑混凝土简支叠合梁跨中受力区别于整体梁的各种特性,分析了形成这些特性的本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叠合前后受力的梁的两部分截面高度不一致导致了叠合梁与相应整体梁受力性能的差异。而叠合后受力过程中的截面塑性应力重分布及相应的弯矩转移则起着缓解,缩小这一差异的作用。文中提出的内力及配筋计算方法反映了叠合梁的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5.
按照实际用于工程的倒T形叠合连续板的设计和构造要求制作试件,采用普通粘土砖荷重块分级施加均布荷载的方法,进行了倒T形叠合连续板均布静荷载试验.研究了其二阶段浇注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在各个特征荷载作用下的试件力学性能以及试件的开裂和破坏的形态与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倒T形叠合连续板这种新的叠合板型式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延性好,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基本上可以按照整体浇注的连续板要求进行设计;此外,倒T形叠合连续板具有叠合面开裂的受剪破坏形态,在设计中应对叠合面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不足时应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只发生“部分叠合”的新型混凝土倒“T”形叠合板结构形式.采用肋部厚度已迭最终设计厚度的倒“T”形截面预制扳,使之能直接承受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活荷裁,节省模板和临时支撑;再根据倒“T”形叠合板的构造特。最和试验研究及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这种新型叠合板以倒“T”形板为跨中弯矩的承载主体,后浇叠合层混凝土仅参与正常使用阶段工作的基本假定,建立了计算内容与整浇粱板相同的、简单可靠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由于计算过程中将仅发生部分叠合的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的实际结构功能予以降低,故设计者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赋予倒“T”形预制板凹橹内的后浇叠合层混凝土某些附加的有益功能,如保温、防渗、轻质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更有利于这种新型叠合板结构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陈振富  黄赛超 《工程力学》1996,(A02):218-222
本文介绍了两层双跨叠合框架研究试验的过程,试验荷载系统,试验测试系统,试验结果,通过与整体框架受力性能的比较,分析了叠合框架的受力特性,得出边结点为薄弱环节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反辐射导弹主要用于攻击警戒雷达、火控雷达和舰载雷达,可对防空雷达进行寻的、跟踪直至摧毁。从防空雷达部署、使用、伪装、抗扰、防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战术、技术措施,可有效抗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框架顶层边节点因轴力甚小,受力情况与其它各层其它不同。目前对叠合框架顶层边节点的钢筋锚固问题尚未进行完整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对叠合框架及整浇框架的节能点试验,对节点区的受力性能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梁负弯矩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方案及相应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