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近年来为了适应高速和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中高密度和高效率的互连布线的需要 ,日本住友和藤仓两家公司在 MT/MPO光纤连接器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重点在这些连接器中的关键部件MT套筒的改进。采用了注塑成形的 PPS新材料来制造套筒 ,以取得超低而稳定的介入损耗 ;提出了在连接端面附近的导引孔周围打倒角 ,以改善反复接插的耐久性。引入了最大达 16芯的单维 MT连接器和最大达 6 0芯的 2 -维阵列 MT连接器 ,以代替用多个 12芯 MT套筒的大芯数连接器 ,显著增加了光纤密度。开发了 2 -维阵列 MT连接器用的 2 4芯扁光纤带光缆代替圆光缆。文章介绍了这些新开发的产品的光学、机械和环境等方面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2.
综合介绍了光缆内光纤寿命计算的方法,并给出了较为直观与实用的计算公式和曲线。对成品光缆中光纤应变的测量方法和敷设好的光缆中光纤应变分布的测量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相似文献   
3.
通信用光纤光缆的最新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光通信系统中的长途干线光缆、接入网光缆、海底光缆和高压输电线上的光缆等的国内外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日本最新开发的低损耗发泡氟树脂介质细径同轴电缆。这种同轴电缆特别适合于小型基站的天线馈线。文章介绍了这种同轴电费的结构、性能与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5.
我从1956年到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筹备处以来,一直从事通信线路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60路长途高频对称电缆、长途干线中同轴电缆和小同轴电缆的制造和施工技术的研究。在80年代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初步改善了长途通信的落后状态。70年代末,开始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和光缆的研究。经过80年代及以后的发展,国产光缆已经遍布于全国的长途干线网和大部分城市的城域网中,并正在向用户接入  相似文献   
6.
单模光纤传输系统的扩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最近几年来在扩大单模光纤传输容量方面的进展,包括密集波分复用,光纤有效截面与色散斜率的优化,第四、第五窗口的应用等;还介绍了几个光纤制造厂在这些方面所推出的新型单模光纤;最后对我国今后扩充光纤网络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挤出铝管式电力线光缆,其中光纤被直接放入一根挤出的铝管中而组成一个光纤单元,它不但可以用来制造OPGW、OPPC等架空光缆,而且也可以用来制造地下光缆和海底光缆。文章描述了这种光缆的特点,并报道了按照IEC60794和IEEE1138等标准进行的型式试验、耐腐蚀试验以及传递到支撑结构上的机械张力测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式光缆符合国际标准,不仅保留了传统OPGW的光学机械、电气特性,而且其抗化学腐蚀、抗雷击和减缓机械张力等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用实际例子计算了安装于现场的ADSS光缆在各种架设条件和气象条件下所发生的应力与应变。根据这些计算结果,笔者提出了几点关于规定光缆机械性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日本藤仓公司最新开发的一种为工厂应用而特别设计的光纤熔接机。这种熔接机在工厂中进行难度较大的特种光纤的熔接时可提供优异的性能,包括高熔接强度,低接头损耗,短切割长度以及性能优良的保偏纤接头。  相似文献   
10.
光纤光缆中的偏振模色散与旋转光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了光纤与光缆中产生偏振模色散(PMD)的原因及其危害性。然后讨论了减小PMD的几种措施。重点综述了在光纤拉制过程中施加摇摆旋转来减小PMD的方法——旋转光纤。介绍了在拉丝生产线上测量光纤扭转角的方法,以保证得到低PMD的光纤。最后介绍了贝尔实验室进行的几项PMD稳定性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