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任守祜 《电信科学》1989,5(6):15-17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我国国内卫星通信的发展和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国内卫星通信网中已经建立的两个VSAT系统(另一个新的VSAT系统可望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本文对我国采用的几种VSAT系统从技术和价格上作了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自1965年“晨鸟”国际商用同步轨道卫星在全球首次出现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3年,这期间国际卫星通信发展很快,更新了七代,大约平均每3年左右更新一代,继IS—VA和IS—VB之后,VI代卫星已出现,卫星的寿命从1.5年、3年、5年、7年延长到10年甚至14年;一颗卫星的容量从240路,到1200路;4000路,6000路、12000路甚至3.5万路  相似文献   
3.
<正>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最初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通信的设想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克拉克于1945年在《地球外的中继》一文中提出的。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一设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很快成为现实。1965年,以“晨鸟”静止通信卫星的升空为标志,商用卫星通信系统步入了实用阶段。1972年2月,我国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事件向全世界进行了实况电视转播,开始了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  相似文献   
4.
从个人通信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在介绍了个人通信的代表系统及其密切相关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同时,还简要分析了个人通信的技术支持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