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组,对水下航行体涡轮机通流部分的流场及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设计工况与非设计工况下涡轮机内部流场精细结构和流动损失,分析了非设计工况涡轮机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设计工况下喷管处于超临界状态,造成叶轮中很强的入口激波,引起叶轮壁面边界层的分离;存在叶尖径向间隙泄漏和轴向间隙泄漏,由此造成很大的间隙泄漏损失;非设计工况下,涡轮机出口背压升高,涡轮机效率下降明显,喷管环效率下降是主要原因;本文所使用的CFD模型及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捕捉水下航行体涡轮机内部存在的各种复杂流动结构,所预测的涡轮机性能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利用尾流回波信号、海面混响和航行噪声的声学模型生成作用于反舰自导接收通道时域信号的方法,并用上述声学模型,以国外对驱逐舰尾流气泡浓度测量数据和选取的自导参数为依据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到的波形与实航记录的波形相比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电子注入式声尾流自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信号生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火箭助飞鱼雷雷体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火箭助飞鱼雷在给定弹道上雷体俯仰通道的刚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雷体俯仰运动特性变化较大,并且存在严重振荡甚至不稳定现象,如果不引入控制作用,将难以满足飞行需要。同时为认识雷体的动力学特性以及进一步的稳定回路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藏的开发,狮子沟N1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间,地下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长期的注水过程中,需要确定高渗条带的存在与否、油井受效情况、评价开发效果、确定大孔道的类型、描述参数、剩余油饱和度大小等;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油气藏尤为重要。目前,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已成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常规测试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赵伟  董春鹏  陈曦 《计算机仿真》2012,29(1):168-171,175
研究高速水下航行体对主动目标检测的运动失配技术问题。由于航行体运动的复杂特性,传统水下主动目标检测算法未考虑航行体高速运动对主动目标检测能力造成的影响。为改善由此而损失的检测能力,提出建立高速水下航行体基阵各阵元的信号输出模型,将运动时变参数引入空域波束形成过程的相位参量中,而后将空域波束形成的输出通过时域匹配滤波进一步提高处理增益,进而解决了航行体具有较高变化速率情况下的水下主动目标时空联合检测的匹配性问题,并对环形搜索方式与快速正弦跟踪方式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可以将以上两种工作方式的检测能量分别提高约10dB与6.6dB,从而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速水下航行体的主动目标检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中双基阵纯方位定位问题,提出了修正极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分析了方位数据测量误差和时空关联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修正极坐标滤波可以快速、稳定地完成目标运动要素的估计,且该算法的稳定性有所增强,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油田储层的展布情况,整个工区其一次覆盖面积373km^2,满覆盖面积285.26km^2,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确定构造后进行了地震反演。本次反演过程中由于加强了对反演过程的质量控制,总体表现反演资料的分辨率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目的层岩性变化特征。当泥岩夹层很薄时难于分辨储层,但在大套泥岩中的砂岩可分辨5m以下。从而预测了储层在空间的展布情况和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藏的开发,狮子沟N1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综合含水上升较快。从目前产能形式、生产测井、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水驱效果等资料分析,该油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田非均质性、注水方向性强,注水各向受益不均,部分井见效慢,而另一部分井组见水过快。油田主力层较少,较薄,目前无接替层。含水上升较快严重影响油田的采出程度、高效开发,对其进行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通过红柳泉油田E3^1沉积背景、沉积相、钻井和地震沉积相分析研究,总结了红柳泉油田E^31沉积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确定有利的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0.
射孔方式对一口井的产油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复合射孔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该技术对地层穿入深度强,产生的裂缝多,能使近井地带的渗流面积大大增加,红柳泉油田近几年基本采用复合射孔技术,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只要区块地层条件适合复合射孔,该技术将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