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精密仪器对生产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营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恒温恒湿、绿色环保、节能健康的室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多数空调系统均采用大温差、小风量的送风模式进行送风,使空调房间换气次数较少,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室内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危害人...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某导弹发射装置液压系统中的伺服阀内漏故障为例,介绍容积效应对液压系统的影响。通过对某型伺服阀出现内漏超差分析,确定是由于伺服阀控制腔连接管路过长及液压管路容积效应的影响,使得控制腔连接管路中的油液体积变大,从而导致伺服阀内漏超差。经实际分析,提出减小伺服阀控制腔管路体积,通过仿真及试验,伺服阀内漏满足指标要求。从而说明了容积效应对导弹发射装置液压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冷空调行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空调行业发展的必行之路。本项目将半导体制冷技术及负离子空气清新技术巧妙地用在计算机散热问题上。通过用半导体制冷,得到一定负荷的冷量来降低计算机运行产生的热量,同时在半导体的外端将热量回收利用,不但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冷系数,从而节约电能,而且还可以避免热量浪费,同时在电源端设置离子发生器,通过尖端放电产生负离子而实现清新空气,给上网者提供良好、舒适、健康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从制冷空调企业的现状出发,利用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整合暖通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构建一套“协同创新”的制冷空调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建环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暖通行业、企事业单位对具有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如何构造基于Internet的中央空调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工作流程,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B/S模式和C/S模式的状态实时监测系统,最后总结了中央空调远程监测诊断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析原理,研究了回热式空气制冷系统的循环特性。通过建立循环的?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循环各项参数随透平机械压缩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存在最佳压缩比使得制冷量和?效率达到最大,为压缩空气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工程专业认证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合格性评价,认证的核心是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课程达成度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是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的关键环节。以暖通空调课程为例,通过基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突出学习的过程性,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使课程教学反映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真实水平,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及其它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能源及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作为建筑节能领域的关键专业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项目基于以上背景,主要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内容、课程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综合改革探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双碳目标下暖通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民用建筑中央空调节能的必要性、可行性,从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筑接收太阳辐射得热后会改变建筑屋顶近壁面的空气温度,而建筑屋顶近壁面的太阳辐射温差与建筑屋顶湍流产生的对流换热会影响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从而影响搭建于建筑屋顶的光伏组件的性能.以夏季时西安市某未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为例,针对上述因素,利用CFD技术并基于ANSYS平台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建筑屋顶近壁面的湍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