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组合体零件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根据该零件特点,提出了采用组合式下凸模;介绍了其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同时对模体、上凸模和下凸模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某型遥控武器站架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1.0对武器架座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其在武器射击栽荷下的应力和应变值,分析得出武器架座的整体强度满足要求,耳轴等局部需改进消除应力集中。对架座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前6阶模态,分析武器架座的刚度满足条件。研究托架和摇架对武器射击精度和射击稳定性的不同影响。尝试对武器架座进行形状优化,为武器站系统轻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磁悬浮技术引入传统无刷直流电机中得到了二自由度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从而实现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更高转速运行。针对所采用的新型绕组结构,深入分析了电机悬浮力的产生机理,并运用Ansoft/Maxwell软件对电机电磁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的研究,确定了磁饱和对电机悬浮力产生的影响及转矩绕组电流与悬浮绕组电流的最佳取值范围,并验证了所设计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的自解耦特性,从而证明该新型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降低了其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无刷直流电动机中引入磁悬浮技术,构成二自由度无轴承无刷直流电动机,从而实现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更高转速运行.设计试验样机,提出一种新型的绕组结构.根据磁悬浮力产生机理推导出一个周期内的绕组导通规律,并应用Ansoft/Maxwell软件对样机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所推导的绕组导通规律的正确性及新型无轴承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的可行性,并实现了对新型无轴承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对红外成像技术的优点、红外探测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民用、军用价值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军事应用价值,分析了非晶硅和氧化钒两种非制冷成像芯片技术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要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提供商的技术水平,提出了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密封盖零件翻边工艺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零件的工艺参数的计算,同时介绍了模具结构及模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郑煤集团公司米村煤矿回采煤柱过程中运煤巷所架设的U型钢支架受压变形严重的情况,在施工期间,为减少超前支护范围内采用液压支柱配合Π型钢替棚的工序,积极探索了异型梁扩修与替棚合为一体的施工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达到了简化施工工序、提高作业人员劳动工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霍尔辛赫公司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优化的必要性,基于通风方式选择原则对其进行了改造,确定了更优的Y型通风方式。研究表明:采用Y型通风方式可以解决"减少掘进工程量、减少保护煤柱、彻底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等问题,保证了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铸态30CrMnSiNi2A钢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热加工图评估出合适的热变形参数。方法 在变形温度900~1 200 ℃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开展热压缩实验,分别构建应变0.2、0.4、0.6、0.8下的热加工图,结合扫描电镜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30CrMnSiNi2A钢在压缩过程中真应力的变化是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低应变速率时(0.01、0.1 s1),流动曲线在应力值达到峰值应力(σp)后都表现出流动软化现象,而在高应变速率下流动曲线则表现出连续的加工硬化现象。结论 根据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塑性流动是否稳定,可将热加工图分为3个区:流动失稳区、不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在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内的晶粒细小均匀,所以将变形温度1 100~1 180 ℃、应变速率0.01~0.5 s1确定为适合于30CrMnSiNi2A钢的加工窗口。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采空区高瓦斯体积分数区域空间分布范围,自主研发了一种采空区瓦斯体积分数区域分布三维实测装置,其主要由采气头、采气管、瓦斯流量监测装置、集气装置和瓦斯体积分数检测仪组成,可实现对采空区不同空间区域内瓦斯体积分数的三维实测,并成功将该装置运用于现场,对Y型通风靠近留巷侧采空区瓦斯空间分布进行了三维实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分段留巷Y型通风条件下,近留巷侧采空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出现瓦斯集聚现象,其空间范围为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距沿空留巷30~45 m,沿留巷延伸方向距工作面35~55 m,垂直煤层底板方向距煤层底板15~30 m,瓦斯体积分数最高处可达0.9%;不同工况条件下,近留巷侧采空区高瓦斯区域空间范围基本相同;近留巷侧采空区形成的高瓦斯集聚区域具有严重的瓦斯爆炸威胁,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近留巷侧采空区高瓦斯集聚区域进行监测和治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