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数理化   4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低热固相反应的冷融熔机理和冷溶熔机理,其中冷融熔机理主要针对于不含结晶水的反应体系,冷溶熔机理主要针对于含结晶水的反应体系,并对低热固相反应动力学提出冷融熔/冷溶熔、扩散、反应、成核、生长的五步机理.两种机理都避开了分子在固相晶格中的扩散,从而对低热固相反应的扩散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释,并给出了低热固相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判据.  相似文献   
2.
哌嗪取代卟啉的合成、表征及其抗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和平  郭灿城  阮建明  黄伯云 《有机化学》2004,24(7):783-787,J003
设计并合成了6个具有抗癌活性的哌嗪取代卟啉化合物,分别为5,10,15,20-四[4-(4'-乙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EPPH2,8a),5,10,15,20-四[4-(4'-丁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BPPH2,8b),5,10,15,20-四[4-(4'-庚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HPPH2,8c),5,10,15,20-四[4-(4'-苯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PhPPH2,8d),5-[4-(4'-乙基哌嗪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EPTPPH2,8e)和5-[4-(4'-丁基哌嗪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BPTPPH2,8f).这些卟啉化合物都由取代苯甲醛与吡咯缩合而成,每一个卟啉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四个具有抗癌活性的取代哌嗪结构,结构经元素分析,MS,1H NMR,IR和UV-vis等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因而在医学上可能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金属燃料电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属燃料电池 (MFC)是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 ,具有成本低、无毒、无污染、比功率高、比能量高等优点 .文章讨论了金属燃料电池的基本特性、结构和原理 ,综述了Al、Zn、Mg、Ca、Fe和Li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方向 .  相似文献   
4.
增强纤维含量对汽车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混杂纤维增强材料对汽车摩擦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三点弯曲断裂强度及硬度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并均达到使用要求;纤维含量对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影响较大,含体积分数10% 混杂纤维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和较低的磨损率;SEM 及EDAX分析表明,其磨损机理亦与增强纤维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甘油(GL)和聚乙二醇(PEG)为分散介质, 研究了低体积分数(Φ<8%)的SiO2分散体系的稳态和动态的流变性能, 发现体系都具有可逆的剪切变稀和剪切增稠现象. 在剪切速率大于临界剪切速率(γ.>γ.c)时, 体系具有明显的剪切增稠现象, 而当γ.<γ.c, GL体系只有轻微的剪切变稀现象, PEG体系剪切变稀现象却很明显. 在动态试验中考察了模量以及损耗角正切tg δ随剪切应力(σ)的变化. 在所研究的应力范围内, 体系中耗能模量G"都大于储能模量G', tg δ大于1, 体系主要表现为粘性. 用“粒子簇”生成机理能较好地解释这种剪切变稀和剪切增稠现象, 即剪切变稀是由于连续的空间网络结构被破坏, PEG体系剪切变稀现象较GL体系明显应该与PEG高分子链的松弛以及体系中较少的氢键有关; 剪切增稠是由于粒子簇的生成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粗糙层基体炭C/C复合材料在模拟正常刹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微区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形貌、微区石墨化度及其结构,并通过热失重曲线比较摩擦前后复合材料表面在惰性气氛中的升温失重.结果表明:在模拟正常刹车试验时,C/C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为0.32,线性磨损量和磨损质量损失分别为0.48 μm和2.12 mg;刹车试验后,摩擦表面由纳米级粒子聚集并压制而成,且摩擦表面炭微晶结构发生变化;在暗灰色的摩擦膜区域,炭微晶的R值从摩擦前的0.207升至1.03,而在白色区域,因炭微晶的接触压力提高而发生应力石墨化,R值降至0.084;摩擦表面能够吸附更多水分,即使在惰性气氛下也比未摩擦表面的升温失重大.  相似文献   
7.
铽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铽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水杨酸、邻氨基苯甲酸、磺基水杨酸)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结构式。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表现为配体的吸收;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不同于自由配体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铽与这六个配体的配合物都表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并发现磺基水杨酸铽配合物在本实验系列中其荧光发射最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多孔硅(PS)吸附有机溶剂分子后对多孔硅荧光谱的淬灭效应。结果表明:淬灭多孔硅发光的有机溶剂分子是极性分子,有机溶剂分子的极性不同对多孔硅发光的淬灭程度也不同,且有些有机溶剂分子吸附氧化多孔硅比吸附多孔硅引起的发光淬灭具有更好的可逆性和选择性;用含有胺基的正丁胺(CH3CH2CH2CH2-NH2)作碳源,用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系统在多孔硅表面沉积c n膜对多孔硅进行钝化处理后发现:其电致发光强度明显增强,发光峰位兰移,且在大气中存放60天后,其电致发光谱强度基本不衰减,峰位不再移动。经钝化处理的器件较未经处理的器件具有小的串联电阻Rs和低的驱动电压。这为提高多孔硅的传感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XRD,AFM等检测方法研究了Fe含量对Sm(CobalFexCu0.049Zr0.024)7.5(x=0.102-0.282)的磁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磁体的Br先随F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x=0.239时达最大值1.099 T,进一步增加Fe含量由于FeCo软磁性相的形成而导致Br下降。当Fe含量由x=0.239增加至0.282时,Hci由最大值1660.3 kA·m^-1迅速降低至979.1kA·m^-1。Fe含量对磁体的相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主要由2∶17R相、1∶5相和2∶17H相构成。但当Fe含量x〈0.197时,Sm(CobalFexCu0.049Zr0.024)7.5的胞状组织未发生显著变化,平均尺寸约为80nm;当Fe含量x〉0.197时,胞状结构发生长大,均匀性变差,胞状结构的变化导致矫顽力的温度稳定性随Fe含量的增高而大幅降低;当x=0.282时,磁体在500℃下的Hci只有114 kA·m^-1,磁通不可逆损失达-36.7%。  相似文献   
10.
ACNT/C纳米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定向碳纳米管(ACNT)阵列为骨架, 利用化学气相渗(CVI)工艺制备了新型的定向碳纳米管/碳(ACNT/C)纳米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密度为1.47 g/cm3的ACNT/C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均比相同工艺条件下密度为1.50 g/cm3的传统C/C复合材料高4~6倍; 经过2 500 ℃热处理, ACNT/C的热导率接近140 W/(m·K), 而C/C仅为40 W/(m·K)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CNT对热解炭结晶存在诱导作用, 同时特殊的准一维结构也减少了热扩散时“声子”的散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