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前言 近年来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高温气冷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是蒸汽发生器,这种蒸发器通常由并联螺旋管构成。众所周知,蒸汽发生器并联蒸发管在设计不当时容易发生动态流动不稳定性,即流量脉动。流量脉动会引起系统控制问题,甚至导致发生蒸发管烧毁事故,因而必须避免流量脉动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有关蒸发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需要出发,对垂直U形管内汽液两相不稳定流动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传热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系统见图1.实验以氟里昂12作工质,以便进行模拟实验和可视化观察.实验回路使用大旁路系统模拟并联管路,以保证实验段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瞬态垂直下降流动管内两相流空泡率的数学模型和其计算方法,可用来计算介质流量瞬变和加热负荷瞬变时管内各处的空泡率.为了验证模型计算的精确性,在R-12实验台架上进行了空泡率的测量,同样工况下,测量与计算结果相当一致.流量瞬变时的最大平均偏差小于13%,热负荷瞬变时小于15%.由此可认为本模型方法,可用于工程计算,尤其适用于棒束之类的复杂流道.  相似文献   
4.
自然循环过冷沸腾流动不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自然循环在各工业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水-水反应堆更有其重要意义。首先它是保证事故后冷却的重要手段,其次它可以用作主要循环方式,大大简化系统,减少系统对外界电源的依赖性,提高安全性。自然循环所能达到的功率水平对于它的采用十分重要,流动不稳定性则是限制其功率的因素之一。对于在压水堆单相液体自然循环系统中发生的流量脉动有所报导,但研究不多。本文利用制冷剂R-12进一步研究了带有不加热上升段的单相液体自然循环系统中的流动不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同时确定煤加压制气废热换热器内含有高压不凝性气体的水蒸汽管内强制对流凝结放热系数及焦油污垢系数的经验方法,方法正确可靠,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安装有引射器的回路系统从强制循环到自然循环的过渡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过渡过程中、当加热功率超过某一限度,系统内将发生密度波型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危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数值模拟采用汽液两相热力学非平衡模型以考虑过冷沸腾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使用迭代解法求解差分方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7.
1前言由于卧式火管式热交换器具有结构紧凑、水循环安全可靠等特点,迄今已在工业和民用热能利用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运行实践表明,当这种热交换器用于生产热水时,频繁发生管板裂纹事故山。分析认为,原因是由于加热管束间流体复杂的内循环特性引起的,流体的内循环流动导致加热管束间出现涡流及流动停滞,从而引起传热恶化、污垢沉积和超温腐蚀,发生设备事故。由于这种锅炉加热管束间水的流动速度很低,很难对实际设备内的水流速分布进行实验测定,难以为事故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山。本文同时使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二种方法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并联螺旋蒸发管内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模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积分方程无因次分析方法首次推导得到了进行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模化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相似准则;在相似理论指导下,使用氟里昂作介质,对并联螺旋蒸发管内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得到了描述不稳定性发生界限的经验关系式;进而将氟里昂的模化试验结果转换成高压水的数据,并用苏联蒸汽锅炉水力计算标准方法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计算不同结构的液体引射器特性及安装有引射器的回路强制循环流动特性的分析方法,随后使用实验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实验数据与理好计算结果符合良好,证实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正确、可靠,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