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4篇
数理化   2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年来,实验发现碳纳米管在光限幅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质,其光限幅带宽宽,响应时间短,限幅阈值较低,使其成为继C60后又一理想的光限幅材料。为了研究其光限幅机理,测量了碳纳米管悬浮液的散射和透射能量随入射激光能量的变化,限幅过程中散射光的角度分布以及探针光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强激光经5CB液晶传播时会产生非线性自相位调制现象,利用532 nm和1 064 nmCW激光研究了强激光条件下5CB液晶中的激光诱导衍射环现象,并对强激光在5CB液晶中产生自相位调制的现象和机理进行了讨论.当532 nm激光和1 064 nm激光功率密度分别大于10 kW/cm2和300W/cm2时,接收白屏上有较明...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的光限幅行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碳纳米管悬浮液和掺杂碳纳米管的石英玻璃。测量了碳纳米管悬浮液和掺杂碳纳米管的石英玻璃对波长1064nm、脉宽10ns的Nd:YAG调Q脉冲激光的光限幅曲线以及对重复频率脉冲激光的限幅能力,分析了悬浮液浓度和溶剂的热物理性质对光限幅性能的影响;在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保持相同透过率的情况下,碳纳米管悬浮液的光限幅能力优于掺杂碳纳米管的石英玻璃。  相似文献   
4.
原型装置诊断靶场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用于考核和诊断激光束在焦面的远场特性是否满足物理实验的要求;研究、考核用于神光主机靶场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单元组件,为神光主机靶场系统的概念设计提供设计依据。根据原型装置诊断靶场系统所承当的任务、物理实验的需求以及原型装置的总体技术要求,我们围绕着相关技术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到高强度紫外激光传输、高强度三次谐波转换特性、强激光聚焦特性、衍射光学技术等,所包括的技术有高强度高效率三倍频技术、强激光聚焦焦斑控制技术、束—靶耦合…  相似文献   
5.
产生旁瓣的激光波前功率谱密度与焦斑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讨论了在放置与不放置焦斑形态控制器件 KPP的两种情况下 ,采用功率谱密度模拟分析有旁瓣焦斑的激光束波前分布的特点 ,并由此探讨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在无旁瓣的聚焦情形下 ,对入射到打靶透镜的激光束波前畸变量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相位型液晶空间光调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光学、信息光学等领域,然而一直存在着响应速度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相位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响应速度,采用聚合物网络液晶制备近红外波段亚毫秒响应相位调制器,并对其光散射特性和瞬态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降低聚合反应温度并提高紫外(UV)固化照度,可以降低器件的光散射强度,实现较好的相位调制。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聚合物网络形貌对最大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在高电压加载下,聚合物网络的电致伸缩效应会极大降低聚合物网络液晶的响应速度,使其达到秒级,经分析认为通过采用高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材料可以降低阈值电压,提高器件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连续激光辐照下二氧化钒薄膜热致相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VO2薄膜的相变原理,用磁控离子溅射法制备了VO2薄膜,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不同温度下的光谱透过率测量。在1.319 μm 连续波激光辐照下,实时测量了VO2薄膜的温度变化,以及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相变后对激光透过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入射到薄膜表面的平均功率为8.9 W、光斑直径2 mm时,激光出光480 ms后,VO2的温度从室温上升到约100 ℃,薄膜发生了相变,其对1.319 μm激光的透过率从相变前的48%降为相变后的28%。  相似文献   
8.
强激光经5CB液晶传播时会产生非线性自相位调制现象,利用532 nm和1 064 nmCW激光研究了强激光条件下5CB液晶中的激光诱导衍射环现象,并对强激光在5CB液晶中产生自相位调制的现象和机理进行了讨论.当532 nm激光和1 064 nm激光功率密度分别大于10 kW/cm2和300 W/cm2时,接收白屏上有较明显的衍射环现象|当激光分别持续作用数十毫秒和数百毫秒量级时间时,接收屏上的衍射环现象消失.分别利用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的菲涅耳近似和夫朗和费近似形式对5CB中激光自相位调制和激光诱导衍射环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基于热传导理论定性分析了5CB液晶在不同波长和入射条件下的三阶非线性系数.结果表明:在强激光入射条件下,热效应是自相位调制的主要原因,这种三阶非线性系数除了与液晶的吸收系数和作用时间相关,还与激光作用面积甚至激光诱导指向矢转动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超声波降解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的水-表面活性剂悬浮液,测量了其对于1 064 nm,脉宽10 ns Nd:YAG调Q脉冲激光的光限幅曲线。实验发现:入射激光能量密度较低时,出射能量密度随入射能量密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入射能量密度为160 mJ/cm2时,出射能量不再线性增加并且逐渐趋近于光限幅器的嵌位输出值,约16 mJ,同时,对激光的透过率从71%下降到15%。通过Z扫描和探针光实验以及45°散射角下散射能量、散射率随入射激光能量变化曲线的测量,对碳纳米管悬浮液的光限幅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限幅机理可能源于碳纳米管吸收激光能量后升华产生的膨胀的碳气泡对入射激光产生的非线性散射;另外,非线性折射对光限幅效果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液晶光学器件在激光光束精密控制上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氧化铟锡(ITO)薄膜作为液晶光学器件的透明导电电极,是液晶器件激光损伤的薄弱环节。为此,建立了ITO薄膜激光热损伤物理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 064 nm激光对ITO薄膜的损伤主要为热应力损伤;连续激光辐照下,薄膜损伤始于靠近界面的玻璃基底内;脉冲激光辐照下,温升主要发生在光斑范围内的膜层,薄膜损伤从表面开始。利用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ITO薄膜的损伤情况,测量了不同功率密度激光辐照后薄膜的方块电阻,结合1-on-1法测定了ITO薄膜的50%损伤几率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薄膜越厚,方块电阻越小,激光损伤阈值越低;薄膜未完全损伤前,方块电阻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设计液晶光学器件中的ITO薄膜电极厚度时,应综合考虑激光损伤、透光率及薄膜电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