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数理化   15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应用于单分子荧光的纵向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琛  王桂英  徐至展 《物理学报》2004,53(5):1325-1330
利用这种显微术中激发场的纵向强度呈指数衰减的分布特性,测得的荧光强 度将强烈依赖渗透深度(强度衰减到1/e时的距离),从而快速直接的确定单分子荧光 团间的纵向间隔、每个荧光团的纵向绝对位置和荧光团的半径大小,即实现荧光分子三维分 布的重构.在整个重构的过程中,只需要改变一次入射角的大小,即只需探测两幅荧光分子 的全内反射成像. 关键词: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纵向重构  相似文献   
2.
双驱动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能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时间积分空间分辨的平晶千电子伏谱仪测量了钽激光等离子体发射波长范围为045— 075nm的软x射线能谱,精确测量和准确辨认出类镍、类钴和类铁离子的共振线及类镍离子 的内壳层跃迁线-对实验结果处理,获得了辐射线谱的强度-通过谱线比率的诊断推断脉冲激 光时差对等离子体状态的影响,至少也可部分解释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及等离子体的 电离程度- 关键词: 离子谱特性 软x线能谱强度 谱线辨认  相似文献   
3.
 采用20 TW啁啾脉冲放大的ps激光辐照金锥靶和平面靶,对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和能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锥对超热电子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平面靶情况相比,锥形靶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数量增加,电子能量为2.0~2.5 MeV的超热电子数目有大幅度增长;锥形靶背向超热电子的空间发散角大于平面靶,这是由于啁啾脉冲放大激光所固有的较高脉冲前沿产生的预等离子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X射线激光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由于具有波长短、脉冲短、亮度高、相干性好的优点,因此在很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所有的应用中,利用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来诊断等离子体或其他介质材料方面的应用是最普遍的。一般来说,激光探针穿越等离子体或介质后,光束的强度、前进方向、光程都会发生变化。分别检测这些变化,就可以获得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或介质折射率的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对作为探针的X射线激光的输出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并且选择更合适的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场图测量的方法,即直接测量X射线激光的输出光束在某一位置处的截面光强分布,能够很好地提供关于X射线激光输出光束的全面的信息,对应用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X射线激光波长短、脉冲短、亮度高而又具有良好相干性,用它作为探针来诊断高温高密度激光等离子体是一种非常好的工具。诊断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提供相关的等离子体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校验相应的程序,对惯性约束聚变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 3个含溴代胞嘧啶的分子内三螺旋及相应的未溴代分子内三螺旋DNA .理论结果表明 :当分子内三螺旋Hoogsteen嘧啶链的胞嘧啶被溴代胞嘧啶取代后其稳定性最强 ;而当分子内三螺旋 2条嘧啶链的胞嘧啶同时被溴代后 ,其稳定性最差 .从分子力学计算得到 ,4种分子内三螺旋的碱基以C3′ endo糖环构象为主 .在三螺旋YTCY( 2条嘧啶链中的胞嘧啶均被溴代胞嘧啶取代 )中 ,也含有一定数量的C2′ endo糖环构象 .因此 ,分子内三螺旋YTCY是A DNA和B DNA的综合体 ,而其他 3种三螺旋则是典型的A DNA .  相似文献   
7.
亚精胺诱导λ-DNA凝聚现象的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体内DNA的紧密堆积存在方式与基因表达的自我调控机制有关 ,因此研究体内凝聚诱导物对DNA凝聚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研究了这一体系 .研究表明 :亚精胺可直接诱导λ DNA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环形凝聚体 ;环形凝聚体的形成受动力学因素 (时间 ,浓度 )影响较大 ;环形凝聚体由纳米级小颗粒紧密排列而成 ;凝聚机制可能是以这些颗粒为组成单元的螺旋盘绕过程 .所得结论对生物体内DNA凝聚过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荧光液晶分子2, 5-二-[2-(3, 4-二-十二烷氧基-苯基)-乙烯基]-3, 6-二甲基吡嗪(BPDP12)在石墨表面上自组装单层膜的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石墨表面形成两种自组装结构:一种是稳定的, 分子的共轭中心相互平行, 烷基链相互交错的密排结构;另一种是不稳定的, 分子的共轭中心彼此为烷基链所分隔的非密排结构. 分子之间较强的π-π作用和分子烷基链之间的范德华作用力对分子组装的取向形成竞争, 是产生两种不同组装结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胶填料吸附管吸收采集空气或废气中9种卤乙酸,经解吸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其含量。在吸附管的前段和末段分别填入硅胶200,100mg,将吸附管与大气采样器连接,在采气流量为0.5L·min~(-1)的条件下,采集样品40min。将吸附管两端的硅胶分别移入具塞试管中,分别先后两次用水超声解吸,每次用水5mL,解吸5min。将解吸液移入于已盛有水3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硫酸2mL使溶液的酸度小于pH 0.5,确保卤乙酸均以分子形式存在,随即加入NaCl 8g并使其迅速溶解。加入4.00mg·L~(-1)的1,2,3-三氯丙烷内标物溶液4mL,萃取3min。分层后取上层醚液3mL,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新配制的硫酸-甲醇(2+8)溶液3 mL,密封,于50℃磁力搅拌条件下酯化2h,冷却,先后用250g·L~(-1) NaCl溶液7mL和饱和NaHCO3溶液1mL各洗涤1次。分层后取上层醚液,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种卤乙酸(包括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一溴一氯乙酸、一溴二氯乙酸和一氯二溴乙酸)的质量浓度在0.001~2.0mg·m~(-3)内与相应卤代酸甲酯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值呈线性关系。在方法的测定条件下测得9种卤乙酸的检出限(3S/N)在0.20~1.0μg·m~(-3)之间。分别进行精密度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1.6%~11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3%~7.9%之间。  相似文献   
10.
王琛  李汉明  李英骏  张杰  王世绩 《物理》2005,34(2):143-146
内壳层跃迁机制是实现超短波长激光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案,随着近年来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和X射线激光实验方法的进展,实现内壳层跃迁机制的超短波长硬X射线激光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文章详细介绍了内壳层跃迁机制X射线激光的原理,并讨论了开展内壳层跃迁机制X射线激光实验的一些实际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