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3篇
数理化   8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HL-2A装置边缘等离子体在中平面的特性是通过可移动的探针组、快速扫描气动4探针和LHW天线边缘的固定4探针进行研究的。用于测量主等离子体边缘的温度、密度、悬浮电位、空间电位、径向和极向电场、雷诺协强、径向和极向等离子体流速及其径向分布。偏滤器靶板上的14组嵌入式静电3探针阵列用于测量同一环向截面的内外中性化板上的电子温度、密度、悬浮电位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表面分析技术研究HL-1装置中SiC涂层的等离子体辐照性能。结果表明,SiC材料应用于孔栏和壁涂层有利于减少杂质和提高等离子体品质。  相似文献   
3.
4.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q=2面附近的磁流驰豫现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5.
HL-1装置上观测到大量的密度极限破裂放电。其主要特性是破裂前偏离几何中心的磁面位移很小,中心区总是观测到锯齿现象,破裂后,其电流中断时间大于20ms。本文详细分析了出现在电流上升段,坪段及下降段密度极限破裂的特征。其中一类是由于辐射功率超过加热功率所确定的村上极限,没有观测到先兆振荡;另一类是由于约束变坏所确定的赫吉尔极限,可观测到驰豫几毫秒的先兆振荡,这类放电破裂后多数能恢复。该装置运行的最大村上参数是0.35×10~(20)m~(-2).T~(-1)。  相似文献   
6.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许多聚变装置上观察到了用弹丸注入改善的等离子体能量约束。在JET和一些大型托卡马克上实现了弹丸增强约束模(PEP)。PEP模的机制也已在理论上做了分析。分析表明,有多种机制在减小反常输运中起作用,而这些机制的作用依赖于实验的条件。本文将报道在HL-2A装置上无辅助加热条件下的弹丸加料实验结果。该工作的着重点是研究在中心加料欧姆放电中的电子热输运。  相似文献   
7.
偏滤器等离子体物理分析主要是确定靶板上的温度和密度、功率分散、内外非对称性,以及杂质和中性粒子的控制能力等等。上述参数可以随放电密度和加热功率的变化而划分为3个不同的状态,即线性状态、高再循环状态和脱离状态。描述偏滤器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温度、密度和功率的衰减长度(λr,λn,λp),以及聚变产物排除装置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快速扫描探针系统在国内外的很多托克马克装置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等离子体的边缘SOL层所测量的物理参数都具有很高的时空分辨率。HL-2A装置上的扫描探针系统由传输杆、光栅尺、快速响应电磁阀、步进电机构成。在同一次放电条件下能测量的物理量有电子温度、电子密度、悬浮电位、极向电场和径向电场等参数。HL-2A装置的大半径为1.65m,小半径为0.4m,加热方式有中性束注入和电子回旋共振加热。  相似文献   
9.
HL-2A装置的主要目标是开展高参数条件下改善等离子体约束实验,研究剖面控制和建立先进约束位形。在偏滤器物理方面,研究等离子体粒子与能量控制、边界输运及刮削层物理机制,此外也可以进行二级加热和电流驱动。  相似文献   
10.
HL—1M装置边缘等离子体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HL-1M装置运行初期第一壁材料对等离子体删削层杂质流通量及分布的影响,并与HL-1装置的结果进行比较。利用热通量探针测量,给出了HL-1和HL-1M装置删削层的热通量分布。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利用马赫探针组,测量了HL-1M装置边缘等离子体流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