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数理化   6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代号HL-1,基本建设项目451工程),于1984年9月21日启动,经过一年来的工程联调和最近半年多时间的物理测试,取得了第一批实验结果。实验数据表明,这一装置所产生的“环流等离子体”——带电流的环形等离子体——平衡、稳定、较为洁净,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环流等离子体的持续时间(即寿命,或等离子体内环形电流脉冲持续的时间),也就是装置每次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供细致观测、  相似文献   
2.
李正武 《物理学报》1962,18(11):586-593
本文提出一个在磁镜系统中同时注入H2+束和H°束的方法。通过系统内中性剩余气体流动过程的分析,得到了质子积聚率的基本方程和质子密度作指数增长的条件。对系统工作参量的分析表明了在能量10-100千电子伏范围内,高磁场对于研究粒子的积聚是有利的,但最佳能量的选择则远较Post等以低为宜的说法来得复杂,需依照试验的目的确定,在几种情况下较高的能量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人们普遍认为要实现聚变能的商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还要50年左右),因此,开发和利用聚变能的中间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聚变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间应用产物的出现可以激励对聚变能的研究决心,使决策者加大对聚变能研究的投资力度,扩大聚变能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宣传核聚变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聚变能的中间  相似文献   
4.
共生聚变堆     
本文提出一种以发展聚变动力为主的共生式途径。它以当前正在出现的这一代聚变物理试验堆为起点,分成两路进行,一路是纯聚变堆,另一路是单个的氘发生器,可能是聚变裂变混合堆,它给纯聚变堆补充所需的氘。这两类堆长期结合共生,配合发展.形成一系需氚的纯聚变堆和一系供氚的混合堆,统一优化,保持氚自给,消耗氘锂和快中子裂变材料,提供净输出功率。 对纯聚变堆方面,放弃了传统的氚自给这一基本要求。能量的有效回收成为设计:的主要前提。优化的结果,用12—15厘米厚的含锂的水作为中子慢化回收能量的介质,附带地还能再生所耗氚的80%。不足的20%稍多的氚,将长期地由一个具有低Q聚变芯并依照生产氚的要求来改型并优化的一比一聚变裂变堆来补充。共生的两个堆,尺寸都较小,在等离子体物理和工程上有一些优点。对共生堆和具有相等总输出功率的,一般氚自给聚变堆作了比较,表明在动力经济上有相当大的收益。 简单地讨论了几种有关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环流器聚变实验等离子体的品质参数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环流器聚变实验等离子体“品质参数空间”的概念,用来衡量环流器等离子体实验的进展。从这个观点出发,初步分析了“环流器一号”(HL-1)的第一批实验结果,指出在它的第二批实验中可以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质子静电加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的一架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这架加速器所加速的质子的最高能量为2.3兆电子伏,瞬间可达2.5兆电子伏。已经运转了四年多的时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