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数理化   1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孔纳晶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Ni2(OEt)2/SiO2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催化剂,利用示差量热、红外光谱和微反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热稳定性、化学吸附性质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Ni2(OEt)2/SiO2中的Ni2+与载体SiO2表面的O2-以双齿配位形式键合;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吸附态和碳酸单乙酯基物种两种吸附态,丙烯则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主要是甲基丙烯酸.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反应物分子共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同一活性单元上,羧酸根和丙烯解离吸附态的形成是反应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
八乙酰乳糖与一缩二乙二醇或二缩三乙二醉承BF3.Et2O催化下反应生成相应的β- 糖苷,后者在同样的催化剂存在下再与八乙酰乳糖反应生成对称的β-构型二聚体。糖苷与二聚体在甲醇钠/甲醇溶液中脱去乙酰基生成目标化合物用于抗癌转移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We used 1,1,6,6-tetraphenylhexa-2,4-diyne-1,6-diol(A) as the host molecule to selectively recognize the component 1,8-cineole(B) in the volatile oil of Flos Magnoliae(Xin Yi). The inclusion com-pound (A B) was formed as crystalline, and 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means of IR, ^1H NM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with the 1:2 molar ratios of the host to the guest. The component 1,8-cineole(B) was selectively isolated from the inclusion compound(A B) by Kugelrohr vaccum technology, and then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MR and ^13C NMR. The whole components in the volatile oil of Flos Magnoliae (Xin Yi) and the isolation effect of 1,8-cineole isolated from inclusion crystals were analyzed by GC and GC-M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e good isolation effect is given by the inclusion method, with purity and yield of the component 1,8-cineole(B) separated from the volatile oil of Flos Magnoliae are 100% and 8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
水中溶解氧的微量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微量滴定技术应用于常规的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在实验中采用了WD-CO3型微量滴定装置,并使用自行设计制成的高精度微量移液管(移液的体积可准确至0.001mL),作为转移标准溶液及试样溶液的工具。对微量滴定及微量移液与常量滴定和常量移液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分析结果完全吻合,微量滴定(其中包括微量移液)所得结果的精密度也在定量分析允许范围之内。由此,微量滴定技术应用于水中溶解氧的日常分析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碳酸盐土壤样品中酸解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批量高碳酸盐土壤样品中酸解烃。称取样品10g,加酸反应35min后进行脱气,收集的酸解烃气体用HP-PLOT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检出限(3σ)为0.007~0.715μL·kg-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对由标准气体混合组成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各组分的测定值与认定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6.
小流量旋涡泵的理论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以效率和工作范围为主线的小流量旋涡泵的理论设计方法,并对XWB-3/130和XWB-1/110两台旋涡泵进行了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较大的流道面积F可以拓宽泵的工作范围,较大的径向间隙△p和轴向单边间隙δα会降低泵的扬程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Qing-Tao Xia 《中国物理 B》2021,30(11):117701-117701
High-quality Fe-doped TiO2 films are epitaxially grown on MgF2 substrates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The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a prove that they are of pure rutile phase.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epitax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utile-phased TiO2 and MgF2 substrates is 110 TiO22. The room 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is detected by alternative gradient magnetometer. By increasing the ambient oxygen pressure, magnetization shows that it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hile absorption edge shows a red shift. The transport property measurement demonstrate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agnetization and carrier concentration.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oxygen pressure on magnetization can be well explained by a modified bound magnetization polariz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8.
MgO/Al_2O_3吸附剂对CO_2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取MgO/Al2O3吸附剂,利用BET、XRD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通过固定床测量穿透曲线的方法研究其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MgO负载量、吸附温度、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O2性能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多次吸脱附实验考察MgO/Al2O3吸附剂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结果表明,MgO负载量为10%的吸附剂,吸附温度在50℃左右,流量为45 mL/min动态吸附量最大;经数次循环后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吸附性能未见明显变化,可再生性能比较优异,是一种潜在的可工业化应用的CO2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修正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提取和Shape Context特征描述算子相结合的多模图像自动配准算法,该算法利用修正的SIFT算法提取多模图像中的特征点,然后采用Shape Context算子描述特征点,利用特征点周围区域边缘点的梯度方向形成特征向量。采用欧氏距离作为匹配标准对多模图像中特征点进行初始匹配,然后通过RANSAC算法消除误匹配的特征点对,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仿射变换参数,最后通过仿射变换和双线性插值实现图像配准。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大气环境下采用波长为800nm,脉宽为30fs的飞秒激光研究了Ni的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与单飞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相比,双飞秒脉冲在最优的双脉冲相对延时下,其信号强度增强接近10倍,实验研究了双脉冲相对延时在0-1300ps范围内不同延时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强度增强因子的影响。整个相对延时区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0-50ps区域内信号增强因子是一个持续增大的过程,在50ps左右,达到一个最大值;在50-300ps区域内,信号增强因子呈现出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在300-1300ps,信号增强因子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